催谷ETF交易 提防變次按翻版

港滬證交所昨天合辦了一個「ETF及其他指數產品發展研討會」,雙方高層到齊發表意見,字裏行間可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被視為極具潛力的產品,否則又怎會勞師動眾研究討論呢?本港投資者對ETF應該不陌生,以交易量計算,香港更是亞洲第一。不過,與歐美市場相比,整個亞洲區的ETF市場仍處起步階段,意味着將有更多這類基金產品登場,投資者有大把機會,但要小心「一利興一弊」。

這講法並非杞人憂天。在金融海嘯後肩負金融危機預警重任的「金融穩定委員會」,早前發表報告,直言ETF大行其道可能引發金融穩定問題,對於熱衷開拓這市場的證交所及投資銀行,既是溫馨提示,亦是當頭棒喝。全球ETF市場在過去十年,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長,規模已達萬多億美元,強勁的勢頭仍然持續,絕對稱得上關係着全球金融市場的系統性安全,不能掉以輕心。

在二十多年前,最原始的ETF主要是被動追蹤股市指數,指數有甚麼股份便買甚麼,由於屬被動型,管理費較低,加上在交易所公開買賣,猶如買股票一樣方便,極受大小投資者歡迎。可是一眾金融專家又怎會甘心安於現狀呢?「合成ETF」便應運而生,利用掉期合約、場外期權、槓桿效應,模擬投資於某些指數,尤其是普通投資者不容易接觸的市場,例如內地A股,以及近年大熱的石油、黃金、原材料等商品,最近更有發行商推出與股市波動指數掛鈎的基金,玩法愈趨複雜艱深。

事實上,合成ETF肯定會成為主流,因為這類基金不必持有相關指數標示的實物例如股票或商品,只要利用衍生工具複製出相同的盈虧變化便可以,嚴格來說是「無中生有」,想得出便做得到,市場無限大。在歐洲,合成ETF佔近五成市場,而港交所高層昨天也明言,現時ETF交易主要集中於幾隻指數基金,期望以合成ETF解決市場過度集中的問題,等於預告了發展方向。

於是問題便來了。首先,ETF的被動式管理,說穿了就是跟風「追漲殺跌」,易令大市升得更勁或插得更狠,近日白銀大冧市,與此不無關係。其次,很多ETF是「仿真」產品,投資者買入的是一堆衍生工具,實際風險可能與想像中完全不同。第三,參與ETF的散戶愈來愈多,產品五花八門,他們是否完全明白買了甚麼?風險是否真的匹配呢?

所以把ETF與觸發美國次按風暴的資產抵押證券(CDO)相提並論,絕非毫無道理,兩者同樣是結構愈玩愈複雜、衍生工具色彩愈來愈濃、散戶參與愈來愈多、市場規模極速膨脹,會否重蹈覆轍,便要看監管機構、發行商及投資者有否經一事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