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一度令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但隨着歐元區利率上升,加上聯儲局的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將於六月結束,或會導致外資流入新興經濟體的勢頭逐步減弱,對新興市場資產和貨幣的升勢造成壓力。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一開始便備受新興經濟體的決策者批評,認為此舉將增加熱錢流入新興地區,新興貨幣升值降低新興市場出口的競爭能力,而且全球流動性增加,亦導致商品價格急升,農產品和其他大宗商品佔新興經濟體的消費價格變動的一大比例,商品價格上升引致該等地區的通脹升溫。
不過,一旦全球流動性下降,新興貨幣的上升壓力亦會下降,將造成更大、更直接及更迅速的負面影響。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真正原因是新興市場提供較高的基準利率,而且在美元大量流通下,外幣的升值潛力增加,在賺取息差的同時享受一定的外幣升值潛力。在這兩個前提下,外資更順理成章地炒賣當地資產,導致新興市場資產價格上升。
如果國際投資者獲取美元的成本上升,加上歐元成本已經上升,這亦促使部分資金回流歐洲,令即使飽受主權債務困擾的歐洲股市,自去年第四季逐步上升,資金便會出現回流,但是回流的速度仍是難以確定的。
再者,如果聯儲局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市場很可能會解讀成美國經濟不再需要刺激措施的訊號,反而會增強投資者對成熟市場的投資信心。
至此,大宗商品價格亦很可能會受到打壓。首先,如果美元成本上升,使用美元的融資套息交易的吸引程度將會有所下降,導致美元走高,投資者可能會轉而使用日圓作為融資套息交易的媒介;其次,若聯儲局結束量寬,大宗商品可能不再受投資者青睞,價格下滑,最受打擊的是作為大宗商品出口的新興國家。
相反,若聯儲局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政策,這將會雙重增加市場流動性,資金再大舉流入商品交易催升商品價格。這唯一的情況是,新興市場通脹將會達到不能承受的地步,調控能力最差的小國會最先出現資產泡沫爆破,再造成周邊新興國家間的連串效應。
康宏投資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