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風能補貼為理由將中國「告」上世貿,成為中美間新經濟產業訴諸世貿的爭端新例子。美國這一招,無論就轉移其國內壓力,還是阻滯中國的發展,都是華府視為可行的選項。近年兩國在新能源等產業領域布點搶灘,中方有後發先至的態勢,增加了美國落於其後的擔憂。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赴華視察,有感於中國煤電廠使用效能達48%,美國通常只有40%;中國在建核電逾30座,世界最多且應用第四代核電技術,美國還是第三代當道;去年中國新能源投入300多億美元,遠超美國100多億美元。朱棣文發出「美國領先優勢已不多,不立即行動會被中國超越」的警告。
若說新能源競賽,中國還在趕超中,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已進入超越美國的階段。中國過去一年修建的高鐵,超過美國過去三十年修建的總長,總統有感而發一再強調,美國不能容忍「一哥」地位旁落。上月中國開發的「天河一號」全球速率最快的計算機,打敗了美國的「美洲虎」系統,更加震動了美國政界和科技界,使許多美國人心裏不是滋味。
就高新產業競爭,技術實力美強中弱背後,是財政實力的中強美弱,財力殊異將影響今後雙方新經濟產業開發的前景。美國不能容忍中國「爬頭」,還涉及新產業輸出的商業收益,是奧巴馬藉「出口倍增」,達致經濟、財政兩邊有利的戰略目標之一。中國以財政支持開發,快速搶灘被視為威脅,施加制約就成為美國的戰略輔助手段,這個背景兆示,傳統產業貿爭硝煙正濃,新興產業貿爭也會日趨激化。
中國已成為美國「出口倍增」計劃的目標對手,落入美國競爭與壓制的雙重戰略打擊之下。美國明的戰略是,以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干擾中國商品與技術外拓的努力;暗的戰略是,以金融運作的手段,干擾中國資本的外拓,強化匯率壓迫甚至施加金融性質的掠奪。此外,軍事與外交也包羅競爭與壓制的戰略中,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就是典型例子。
朝鮮炮轟延坪島挑起事端,正中美國下懷。美國在兩岸局勢趨於緩和後,不斷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尋求在東亞中國周邊挑撥對華軍事防衞的情緒。兩韓軍事摩擦給美國打開運籌空間,美堅持不理會中、俄重返六方會談的和解取向,拒絕息事寧人,就是嫌局勢未夠亂。亂局與其說針對朝鮮,不如說針對中國,且難得日韓全力陪其唱這台大戲。
這次軍事緊張之局,美國或非但不像伊拉克、阿富汗製造軍事打擊人財兩失,反而韓方在前台主力軍演、盡耗軍火,美國在後台坐收震懾朝鮮、壓制中俄漁人之利,還在事件中可以兼收軍火出口的實利:試想,韓國為投報美國撐腰,怎少得向美國訂購新型導彈等軍備,以及補充彈藥出清後的庫存?美國成為朝鮮半島局勢的大贏家,還有疑問嗎?
美國出口倍增計劃,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及軍火工業兼收並蓄,哪一瓣都拿中國「開刀」助力。像新能源產業開拓,若被美方捉住補貼痛腳,的確添麻煩。中國財雄勢大起來,開發新產業往往採取以補貼作為扶持,其實未得要領,比起補貼扶持,令產業對民間的開放更有效、更不易招惹貿易摩擦。
Money18專論
網址:money18.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