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打工仔每天默默耕耘工作,「死慳死抵」將積蓄存入銀行,他卻用10年時間累積一筆創業本金,然後成立公司,最終成功闖出一片天。憑着過人的毅力,當年只是中學畢業的張華峰,由出市員做到證券行老闆,經歷港股多個風浪仍屹立不倒,個人投資亦戰無不勝,到底他如何白手興家?投資又有何心得?
「以前曾見過有公公婆婆長途跋涉工作,每日工作十多個小時,積蓄卻只有2、3萬元。由於他們沒有投資概念,儲蓄慘被通脹蠶食。」正因為不相信「儲蓄可以致富」這個價值觀,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在證券行工作10年後,便毅然選擇創業做老闆。
「當時我在太平山頂望下去,見到山下有幾十萬戶的窗口閃閃發光,不禁問自己:『為甚麼沒有一間是我的?』於是便發憤圖強,日做兩份工,為個人事業打拚。」他認為,無論是創業或從事其他範疇,要成功除了選擇感興趣的行業發展外,還要設立目標及擁有獨立思維。
「股票投資可用最少資本獲取最大利潤,但賺錢與否,就要視乎個人能力。」張華峰一語道出其鍾情證券業的原因。他在中學畢業後即加入證券行工作,至今入行已超過40年,他坦言曾目睹無數客人輸錢、贏錢,但始終是輸錢較贏錢的多。「一般散戶較易被市場氣氛所影響,若不做足功課,這與去賭場賭錢沒有分別,要贏錢最重要是有獨立思維。」
他認為,雖然市場上的資訊大多屬滯後數據,但投資者仍可靠經驗及分析力,密切留意市場動向及技術走勢。
「『大鱷』擁有大量資金,在市場上往往起領頭作用,故散戶通常難敵『大鱷』。不過,散戶『轉身』相對較靈活,若成功捕捉『大鱷』動向,在股海這個『鱷魚潭』內仍有機會『搵食』。」別看他說得頭頭是道,原來他初學投資時曾交過不少「學費」,「可幸當時薪水低,所以蝕錢亦不太『傷身』。」他說投資要累積經驗,故無論是輸錢或贏錢,事後都會檢討原因。
成功企業家除了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外,自身的性格亦是重要關鍵,張華峰這份堅毅不屈的性格,從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亦可見一斑。他在50歲時修讀城大工商管理碩士,他說自己因未有大學學位,要經過2至3位教授面試,證明自己達到入學水平,加上擁有當聯交所理事等經驗,才成功獲大學取錄。
常言道:「創業難,守業更難」。張華峰一手創立的恒豐證券,曾面對多次金融風暴仍安然度過,他直言經營證券行絕不容易,如早前有銀行推出新開戶免3個月買賣股票佣金優惠,對他們的生意打擊不少。
「我們現時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銀行,他們所受的監管較證券行寬鬆,但服務卻較多元化。銀行永遠不會做蝕本生意,他們會按客人的財政能力,向他們推銷其他如保險、債券等產品,相反證券行的局限性卻較大。」
本港企業往內地發展是必然趨勢,張華峰說香港投資者數目已達飽和,在港的證券行業務難有擴張,現已開始放眼神州。
不過他指與內地人合作傾生意頗難,「雙方在想法、意識形態上有很大分歧,好像他們買賣會要求有10%、20%保證利潤,這導致最後通常都談不攏。現時證券界還未有成功合作例子,若要入股投資,多數是全面收購。」
在證券界工作的40年間,見證着本港金融市場變化,他說七十年代本港屬地區性市場,參與者不多,股市走勢較易掌握,分析命中率高達九成;八十年代中英談判期,港股走勢波動,而本港實施開放政策,陸續引入外資進入本地市場;至踏入千禧年代,更多國際級及內地企業來港掛牌上市,金融產品亦百花齊放。
不過,他卻為現時金融市場風氣感到憂心,他指適量的衍生工具有助金融市場發展,但政府急於把本港打造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政策上相對「偏袒」外資金融機構。「現時窩輪制度存在不少漏洞,如發行商可隨意大量增發窩輪,加上買賣不用繳付印花稅,入場費便宜,市場投機味重,長遠對市場的發展並不健康。」
Q:比較上海及香港的證券市場,你認為哪一方較有優勢?
A:內地股票投資者多近一億人,若上海國際板成立,可吸引不少海外公司掛牌上市,對本港股市成交或有影響,但香港仍有不少優勢,如市場透明度高、法治制度完善等。若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利吸引更多人民幣流入本港,進一步形成兩地城市的良性競爭。
Q:你對於內地的保險業及銀行業有何看法?
A:現時內地保險業的業務仍集中在中國境內,暫未與外界有較多接觸,相信其發展潛力不容小覷。不過,現時內保業仍受國策影響,管理層決策未必以股東利益為最先考慮;內地銀行業亦面對相同情況,發展空間雖大,但管理質素卻有待改善。
現職:恒豐證券董事長
學歷: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擔任公職:香港聯合交易所理事、特區政府選舉委員會金融服務界委員、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證券學會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