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希臘觸發的主權債務危機籠罩着今年的金融市場,早前與歐盟聯手落藥施救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大派定心丸,揚言希臘不可能債務爆煲,指市場恐慌過度反而累事。但IMF同時點名警告,除了希臘,意大利、日本和葡萄牙的債務正逼近難以持續的水平,美國、英國、愛爾蘭和西班牙亦邁向債務高危領域。
IMF發表多份報告,該組織多位經濟師認為,希臘及其他歐洲發達國家債務爆煲是「沒必要、不樂見和不可能」的,雖然希臘等國目前要支付較高債息,但遠少過已違約的發展中國家。
報告又指希臘獲歐盟和IMF承諾未來3年「泵水」1,100億歐元,期間將毋須從市場集資。
IMF經濟師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過往爆煲的國家並非以違約作為「甩債」、「甩掉昂貴利息」的手段,而是他們正處於再融資危機,由於結構性財赤才是癥結所在,即使宣告債務違約,重債國家仍要「慳住使」。
他們估計,即使希臘政府積極縮減開支,其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料於一三年前仍升至150%,但過去30年,8個債務佔GDP比率一度超過60%的國家,不但沒有債務違約,而且積極還清債務,逐步實現財政盈餘,例子有八四年的比利時、八六年的葡萄牙和九一年的意大利。
IMF經濟師相信重債國經歷過減債的痛苦,就會堅持下去,而不會考慮債務違約,相反現時市場高估了歐洲債務違約的風險,令重債國百上加斤的是過分悲觀情緒推高了債息,將一個原本可持續債務的國家推向難以持續的狀態。
IMF主張「希臘不爆煲」,與市場分析員的看法南轅北轍。其中花旗分析員比特爾認為,希臘將無可避免重組債務,以延長未來五年到期的債務,否則陷入債務違約。亦有分析認為,希臘遲早對長期節省開支吃不消,最終走上違約之路。
IMF另一報告指,美、加、英、德、意、法、日這七大工業國(G7)面臨的財政壓力日增,要令債務維持於可持續水平的方法是控制醫療和退休金開支,以及提振經濟增長,但提醒發達國家在改革財政方面可循序漸進,毋須過急。
該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擁有最寬鬆財政空間的國家分別為澳洲、丹麥、以色列、南韓、新西蘭和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