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八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衝擊下,中國嘗試透過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政支出,包括中央及地方財政支出來刺激內需,抵銷歐美市場對中國進口下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當刺激經濟政策在○九年下半年至一○年初見成效之際,歐洲多國(包括葡萄牙、希臘、西班牙等)接踵傳出主權債務危機。歐美市場連串的負面消息,再令中央重申刺激內需以保持增長的重要性。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七月份公布,中央財政收入在一○年上半年上升27.6%,達4.33萬億元,而中央財政支出則上升17%,達3.38萬億元。謝旭人一再強調,中央在下半年將繼續積極的財政政策,謝旭人並未對退市安排作出評論,這意味中央實行寬鬆財政政策的基調,在下半年將繼續維持。
然而,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當中只有大約1.2萬億元為中央財政支出,其餘部分則由地方政府透過不同方式及渠道,增加地方層面的投資和消費。由於地方政府沒有權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又不能直接向銀行借貸,為了完成中央交託的任務,地方政府只好成立各種形式的地方投資公司,再由該等公司向銀行(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這些背後有地方政府支持的投資公司,往往較容易得到借貸。
根據美銀美林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國8,000多家的地方投資公司,向銀行的貸款金額高達7.66萬億元,當中的23%(約為1.76萬億元)屬於高風險借貸,有相當大的機會變成壞帳。約有40%的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投放在基礎建設(包括鐵路及機場等),但過往的經驗反映,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往往缺乏謹慎的成本與效率評估,使用量低及重複建設的情況至今仍未有顯著改善。
以機場為例,全國140多個機場中,只有10%能保持盈利。地方政府支持的低回報基建項目,最終只會成為銀行的壞帳。假若地方政府透過成立投資公司,向商業銀行借貸的趨勢持續,而回報又存在相當高的不確定性,標準普爾估計銀行壞帳比例有機會由現時的1.3%上升至3%至4%。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於七月,明確要求銀行要為地方投資進行撇帳,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已準備向市場集資,提高資本充足率,抵銷壞帳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面影響。集資金額預計高達535億美元(約4,173億港元)。利用銀行貸款及集資等方式,解決低回報的地方投資項目的做法,絕對不能改善地方政府不審慎的投資行為,更壞的情況是,令金融及銀行體系帶來不穩及降低整體經濟的效益。
長遠而言,與其利用內需及基建刺激經濟,倒不如從供應着手,着眼於如何提升勞動力及資本的生產力,改善生產效率,這樣才能持續長遠的經濟增長。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經濟學課程主任
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