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併洪流淹港 本土券商恐沒頂

在香港簽署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同時,人民幣相關產品隨之蜂擁出籠。另一邊,不為這樁大事所掩蓋的是,有本地證券行簽下出售金融業務的意向書,市場傳是被中資機構洽購。洽購看似突如其來,卻是大勢使然。早在去年,大福證券在傳出多家機構洽購後,其後名花有主的「主」就是中資券商。今爆出洽購傳聞,恐怕是一股潮流的延續,這股潮流的本意,是內地有關機構急於在港建立證券交易的橋頭堡。

這顯然同中港金融渠道日益融通有關,在香港人民幣業務獲得膨脹式增長的條件下,人民幣投資功能的擴張觸手可及,小「QFII」成為業界造勢向中央索要的下一政策目標,難免引發金融機構對證券投資的覬覦,爭先插旗布點,這情勢無形揭開本港金融生態新局。內地眾多機構、豐厚財資對於香港,大有善者不來、來者不善之勢,一場攻城掠地的爭戰,現在不過剛開頭,最後結果可能是本土業界在大規模購併中沒頂。

全球發生金融危機時,成全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良機,尤其營銷模式由代理體制,發展到與銀保體制雙線出擊,業務取得驚人發展,為十年所僅見,甚至保監因顧忌高增長背後隱憂,要對銀保「踩煞車」。然而,營銷驚人發展,引起了保險資金投資的壓力,加大向股市投資的比例,甚至染指券商業務,盡取產業鏈條各環節利潤,是其後的必然發展。該時期造就了混業經營的發端,銀行、保險、證券的三業混營已成大勢所趨,不會「踩煞車」了。

明暸這一背景,有助理解中資金融機構,藉購併快速強化混業經營的動機強烈。反觀香港的產業生態,在證券代理範疇,在投資銀行和傳統銀行的夾縫中,本土券商業務勢力萎縮,艱難掙扎求存。和南下購併的財資洪流相比,本土券商財勢顯得相當渺小,生存發展的路愈走愈窄,只剩下做強者獵物的份兒。最終傳統本土券商在本土上消失殆盡,恐怕已非長遠之憂了。

平情而論,北水淹沒本土證券業其勢難阻,但利弊互見。利者,在於更多的內地財資,熱衷應用香港的金融平台,不但顯現本港的金融競爭力,也體現本港的制度優勢,更多內地金融機構在港落戶生根,肯定有助凝聚資金,支撐本港金融中心地位;弊者,在於長年形成的本土特色將受到削弱,傳統本土券商的管理特色、營銷文化將逐漸不復存在,本港證券業務恐有脫離草根,邁向貴族化的憂慮,變成只有大戶、貴賓客戶,才能得到最優質服務。

香港信奉自由經濟,但重商主義亦根深柢固,監管當局在保障大商業機構的營商自由度時,往往忽略本土中小企業的利益。香港證券市場發源於中小券商的開創,最終卻以中小券商離場,攀上產業的新台階,不無可悲之處。當中固然有中小企業未能與時俱進的過失,但當局除了只知不斷引入強手之外,在培育本土競爭力上,難道不是毫無建樹嗎?金融產業的豐厚利潤,只能填了外來勢力的腰包,而無助本土產業壯大嗎?日後我們建設的金融中心,莫非是摒除本土勢力的金融中心嗎?在購併潮湧之際,值得當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