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資產證券化埋風險

內地銀行非正規地將資產證券化的做法,自去年下半年起呈快速增長之勢,評級機構惠譽昨發表的報告估計,今年上半年已有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貸款,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轉到投資產品,較去年全年的3,000億至4,000億元總量明顯增加,但相信今明兩年,內銀資產質素不會顯著惡化,料內銀今年盈利能力繼續強勁。

官方低估新貸

惠譽評級高級董事朱夏蓮表示,內銀將貸款轉到理財或信託產品,令內地整體新增貸款規模高於官方數字,資本充足比率及撥備金額亦較實際為大。若將非正規證券化貸款計算在內,今年上半年內地新增貸款達5.9萬億元,全年則約9萬億元。

內銀貸款證券化步伐加速,朱夏蓮指,主要由於銀行為應付監管當局對新增貸款及貸款比率的要求,加上低息環境下,投資者對貸款證券化的投資產品存在需求,另外當中或涉及銀行透過此舉縮減地方政府相關貸款,長遠為銀行資產質素埋下風險。

朱夏蓮指,貸款被包裝成投資產品後,潛在風險包括信貸風險過分集中、產品沒有二手市場令流動性有限,加上欠缺第三方管理,產品資訊披露不足,又認為城市商業銀行或因出售這些產品而面對資金流動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