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A股欠缺入市誘因

上海A股昨日成交創近十八個月新低,僅得521億元人民幣,連同深圳成交亦不過稍超千億元人民幣,港股成交同樣處於不足五百億元的低位,在農業銀行上市前夕,中港股市同告「缺水」;另一解釋是每逢世界盃決賽周舉行期間,股市成交例牌淡靜;但現時股市亦介於「雙底衰退」及「經濟復甦」之間,欠缺入市誘因,焉能不水盡鵝飛?

自四月中調控樓市和股指期貨兩記重拳齊下之後,內地股市便像洩了氣的皮球,無論指數和成交均每況愈下,即使宣布匯率改革,得益的亦只是香港恒指,滬綜指仍繼續在二千五百多點低位徘徊。匯改的時機除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前夕之外,也是六月股指期貨剛結算及農行招股之時,惟對市場氣氛依然沒有提振作用。

調控樓市殃及A股

在狠招調控樓市之初,有預測資金會棄樓炒股,但現在看來是事與願違,股和樓一向是「孿生兒」,很難「脫鈎」。同時間,股指期貨一出籠即成交火旺,最高紀錄曾一天成交42萬手(為恒指期貨的五倍),可是未平倉合約卻一直低於2萬手,儼如一個大賭場。

股指期貨論理只是一個二萬多人參與的「小圈子」遊戲,影響力不致能將股市資金抽乾,至於中國是否像香港般存在「黑市期貨」則不得而知。不過,內地有消息稱中金已出招限制股指期貨的投機活動,包括提高手續費和限制日內成交量,措施在端午過後即有「降溫」效用,近日成交明顯縮至30萬手以下。然而,需提防過度嚴厲的措施會將「對賭」資金流向「地下」。

滬綜指在2,600點至3,200點區間,累積了接近一年的「蟹貨」,未來有寸步難行之感,需期待有新資金的注入。近期的關注點是「小QFII」,允許境外千億元人民幣「回流」投資,香港的個人投資者可透過中資證券公司投資A股或債券等。過往A股是「高不可攀」,惟最近AH溢價指數已跌至一百以下,即H貴過A,雖只是個別股份而言,但在內地買金融類或資源龍頭類A股則顯著較「抵」。

外資金融視為猛獸

內地債券其實亦是一個吸引的市場,香港為了聯繫匯率被迫跟着美國忍受無可再低的利息,負利率高達兩厘半,如中石化(00386)此類國企股有「阿爺」做擔保,在香港投資者心目中的穩健程度,可能更勝歐美的AAA級債券。然而,現時境外投資者可購入的中資企業債券均屬可換股債,內房股最為活躍但亦最高風險,交易貨幣為人民幣卻以美元結算。

中港證券行都對兩地金融融合熱情高漲,可是中央對外資參與金融業視如洪水猛獸,令內地股市無法大步向前走;去年成交和新股兩旺尚可自吹自擂,但今年又打回原形,無法脫離「大生大死」的循環。

Money18專論

網址:money18.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