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內地宏調成效存疑

中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上,當政的自然希望經濟發展平穩向上,然而在市場經濟底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無疑是比以前多了,也令經濟掌舵的難度日增。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實行宏觀調控政策(即俗稱的「宏調」),有趣的是宏調幾乎是對付經濟過熱、打擊過快增長的代名詞;在實施上,宏調廣義可以是指對經濟發展的調控,即可以加速或是減速,如金融海嘯後中國的四萬億救市方案,在本質上就是宏調的一種。

掣肘多 細微處入手

不管宏調的效果如何,宏調一直是市場、傳媒和學者也喋喋不休的話題,不少意見指宏觀調控的力度不足,但筆者對此有所保留,中央在實施宏觀調控上其實遇上很多掣肘,故只能從一些細微的地方着手。

在宏調的手段上,可以從金融體系上和法律上入手。在金融手段上,人民銀行慣常以利息、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來控制銀根,從而令市場資金數目受控。在行政和法律上,不少是以政策性文件(如《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簡稱「新國十條」)來規範,以上的所有手段,都是為了對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過熱或過冷而推行的。

在經濟下滑時振興經濟的宏調相信沒有人反對,但在經濟發展過熱時下工夫,宏調手段卻往往未能打擊投資熱,也未能改善通脹。例如在海嘯前的二○○七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達24.8%,當時中央一直推出很多政策試圖為過熱的經濟降溫,但成效一直未見顯著。

地方不合作 難見效

地方政府的不合作其實是宏觀調控失效的主因,也是常在經濟上忽略了的一個重點。中國政治結構複雜,地方政府官員的前途是由他們的功績決定,權力由上到下,中央政府往往從上頒布一些命令,要地方官員遵守,所以他們每年也要在多方面達標,例如地方經濟增長要達某水平、出生率不可超過某水平、甚至有「死亡指標」,即是每年地方的死亡人數不可超過某一數字。

正因為地方的經濟發展、經濟建設等是地方政府官員前途的重要指標,地方官員不惜大力促進經濟增長和大興土木,可惜在這些指標背後,地方政府是自負盈虧的,上頭並沒有給予資金,所以他們就以賣地作為經濟來源。

事實上,地方政府以「圈地」方式徵收土地,先以低價向農民購買土地,再以高價拍賣土地以籌集資金,以增加財政收入。內地近年新建了很多大橋、宏偉的建築,在這些「政績工程」的背後,大部分資金卻是以土地作抵押品向銀行借錢的,換句話說,地方政府的財政和土地價值掛鈎,試問地方政府怎會積極對樓市宏調!如果樓價下跌,貸款抵押品也會貶值,地方政府不但無力償還貸款,整個地方的經濟也會崩潰。

地方政府不斷擴張經濟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不需要承擔後果,當官員的政績受到肯定,這些地方官員升遷後,他們不需要理會下一任政府,債務也由下任政府負責。是以他們盡量借貸,以建立豐功偉績。正當中央政府雄心壯志要對經濟過熱下手時,真正的執行人卻抱相反態度,試問怎能成事?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