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養得起車子,勉強養得起房子,卻未必養得起孩子!皆因養大一個孩子據說需要400萬元。現今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溫飽,還要參加補習班、興趣班,但求比人聰明比人強;結果是孩子疲於奔命,父母為錢憂愁。三十多歲、從事教育工作的黃太,與丈夫月入共有5萬元,但仍不敢貿然生育,究竟怎樣才能儲夠400萬元?今次請來理財顧問為準父母指點迷津。
黃:黃太
梁:進邦滙理研究部總監梁偉民
黃:養一個小孩是否需要400萬元?
梁:以本港月入3萬至5萬元的家庭為例,每月約5,000至1萬元作為孩子的基本生活費(不包括學費),3年就需要18萬至36萬元。若計及通脹,18年需要約285萬元,但實際上仍有很多額外開支,如教育、興趣班甚至旅遊等。如有參加興趣班、補習班,與沒參加比較每月花費已可相差近1萬元,海外升學費用更可高於本地升學4倍。至於坊間所謂的「400萬元」,應是計算至孩子21歲的生活費、學費等,單是出國留學,4年大學費用已近200萬元,這樣計算下來,400萬元這數字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黃:中期及長期投資策略有何不同?
梁:舉例說,3年屬中期投資,應偏向較保守,亦可在組合中選擇與大市相關性較低的投資產品,如債券、商品及期貨基金等,可考慮以30%投資於債券基金,餘下70%投資股票基金等,預計每年平均回報約為10%至12%。至於18年則屬長期投資,可選擇高風險、潛在回報高的投資組合,可考慮全部投資於股票基金,當中尤以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較佳,如中國股票基金是不俗的選擇,年均回報料約15%至20%,比中期投資的潛在回報為高。如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投資組合則可與中期投資一樣分配。若要儲蓄一筆子女教育基金,一般是為子女15歲後的教育開支做準備,若要儲備200萬元的教育基金,現在開始投資,每月需投資3,000元。
黃:我現時與丈夫租住單位,生孩子後需要更大空間,希望可在馬鞍山或將軍澳區置業,預算約300萬元,供款約需多少?
梁:如果做九成按揭,供20年,每月供款約1.5萬元。若做八成按揭,每月供款約1.3萬元,但首期支出則較為勉強,如變賣所有股票及基金亦未必足夠,因為首期需60萬元,另要加上律師費、釐印費、經紀佣金及裝修費用等。以你們現時每月2萬元盈餘,建議做九成按揭。
黃:我計劃生完小孩後聘請傭人,如果撇除這些費用及供樓開支,我每月還能夠投資多少?
梁:每月收入在扣除正常開支及用作供養雙方家長的1.2萬元後,實際每月有2萬元盈餘,置業後可省下租金約1.2萬元,則可有3.2萬元盈餘。扣除供樓的1.5萬元、傭人薪金4,000元、養小孩開支約7,000元,盈餘只剩3,000元,不建議全部用作投資,可以一半或三分之二作投資,即1,500至2,000元。
黃:我應否在孩子出生後才考慮置業?還是先置業後生育?
梁:其實兩者可同時進行,主要視乎孩子出生後,家庭收入能否繼續維持現水平。很多女士生育後,可能選擇轉做工作時間較短的工種,甚至全職照顧小孩,令家庭收入減少,變相影響置業能力。如先行置業,流動資產減少,但基本上每月仍可維持1萬元基金投資及1萬元銀行儲蓄,在小孩出生後,家庭收入的盈餘則會大幅下降。然而以租金回報率及供樓負擔水平計算,現時樓價仍然偏高,其實可待明年初或明年中,當銀行開始加息及樓價下滑時趁機買樓。
黃:那麼我應該在一年後才置業?
梁:雖然預計在一年後置業仍需要做九成按揭,但若今年的投資回報理想,則資產亦會增加,應該較為適合「上車」。生育、置業會帶來不少轉變,需預留更多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有剩餘資金可償還較多的按揭欠款。生育屬於人生決定,毋須因投資回報而影響時間性。
黃:按我們現時的資產分布,有甚麼要改善?
梁:若打算在一年後置業,則可考慮增加每月的基金投資額,如以1.5萬元月供基金,5,000元作銀行儲蓄。若投資股票,應選擇表現穩定的藍籌股,盡量避免短線炒賣股票,因要顧及不久將來有買樓、生育需要。另要預留稅項開支,保守估計每年需4萬元。
家庭月入 5萬元
每月盈餘 2萬元(1萬元作基金投資,1萬元作銀行儲蓄)
現時資產 現金:30萬元
股票:20萬元
基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