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自今日起一連兩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昨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稱,中美之間利益相依,雙方要認清中美經濟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通過平等協商和對話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努力維護和拓展共同利益。他又說,歐洲債務危機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穩定因素,中美要維護各自的宏觀經濟穩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鞏固全球經濟復甦的勢頭。
謝旭人在題為《發展互利共贏的中美經濟合作關係》的文章中強調,中美經濟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經濟關係之一,利在兩國,惠及全球,期待通過對話擴大合作,化解分歧。
他指出,兩國應促進開放的貿易與投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加強國際金融監管,維護穩定的國際貨幣環境。針對歐洲主權債務風險問題,他提出,中美等國家要密切關注全球經濟運行情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鞏固全球經濟復甦的勢頭。
美國國務卿希拉妮昨表示,要有公平的貿易環境,讓本地及國際企業公平競爭,又促請中國在制訂貿易法規時,要有透明度。
中美雙方參加本次對話的官員人數及層級都創下歷屆之最,美方將由國務卿希拉妮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分別領銜戰略和經濟兩方面的對話,兩百名官員幾乎涵蓋美國政府所有部門,當中包括商務部部長駱家輝、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等重量級官員。而中方的陣容也相當「豪華」,代表團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領銜,成員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商務部長陳德銘、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等。
分析認為,在多邊領域,目前最迫切的議題是支持解決希臘債務危機和緩解歐元區的風險,同時促進協調主要經濟體的金融監管等。至於外界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會是此次對話的核心議題。
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李鉅成指出,表面上相信人民幣仍會是主要議題之一,但經濟對話的內容很可能會側重更多於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問題,研究如何增加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包括購買高科技產品等,以及如何改善中國知識產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