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亞洲品牌發揮本地元素

幾乎所有市場營銷商都夢想能打造出世界知名的品牌,不僅寄望成功打入海外市場,更重要的是印證其品牌得到全世界認同的非凡地位。

亞洲坐擁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經濟持續增長,中產階級群高速膨脹,消費能力又不斷上升,這些策略性優勢,均有利區內的品牌冒起。縱然有好些亞洲品牌成功突圍至海外,但在消費者心目中,始終認為亞洲品牌有次一等的感覺。事實上,每個行業裏都有很多成功的產品,但最終因欠缺成功的品牌策略,而未能夠再進一步獲得國際性認同。

須配合消費行為模式

要打造標誌性的亞洲品牌,必須抓緊消費者的心意,甚至創造他們的潮流需要,關注的不僅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需要,而是對品牌的需要。這種新的觀點必須配合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才能實踐。亞洲區並不是單一體系,其中包含着多種文化、多樣需要,品牌難以建構在某一文化或需要上,必須與整體社會、人民、文化等有着緊密的聯繫。

「品牌識別」讓客戶有效識別品牌,帶出他們心目中對品牌的認知及印象。「品牌識別」不但能將其與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區分,更讓品牌有機會製造獨特的體驗,以吸引目標顧客,並與他們建立恒久關係。而當亞洲公司邁向國際時,可受惠於其獨特的亞洲身份,但必須避免流於空泛。至於亞洲品牌該保留多少象徵其亞洲身份的元素,則視乎其所屬行業而定。

融入社區 順應潮流

以酒店業為例,亞洲區的經典例子如香格里拉大酒店、悅榕度假村及文華東方酒店等,它們憑藉亞洲人獨特的貼身服務態度,獲得相當好評。而新加坡航空極為鮮明的亞洲形象,成功令其成為受世界推崇及成功的航空公司。可見公司可強調其源於亞洲的身份,將品牌融入社區,以確保持續收效,打入流行文化,是帶動品牌成功的主要動力。

另一方面,消費性電子產品則重視科技和設計水平,而非產品地區來源及公司文化背景。因此,索尼、三星和樂金這等成功的亞洲品牌往往強調品牌的科技層面,而非他們作為亞洲公司的背景。而不少亞洲品牌如國泰、資生堂、尼康、森那美等,均在其所屬市場做得有聲有色,成功有賴其對顧客履行所作出的承諾,而非強調它們的亞洲根源,它們專注於科技和產品賣點,配上合理價錢,產品有效為客戶提供了最新科技功能及革新的生活模式。

筆克遠東主席兼行政總裁 謝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