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爆發至今約一年半,餘波依然未了,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上周高調向華爾街大行高盛集團提出民事訴訟,指其在銷售一種基於住宅次按證券表現的債務抵押證券時,涉嫌在重要事實問題上向投資者提供虛假陳述或加以隱瞞,投資者遭受的損失可能超過十億美元。
眾所周知,高盛向來與華府關係甚為密切,證交會這次秋後算帳的行動,無疑是向市場表明,決心與高盛劃清界線,公事公辦,美國金融市場亦即時掀起新一輪恐慌,擔心追討行動或陸續有來。高盛股價固然大受影響,上周五收市急跌一成二,其餘四大美國金融股亦飽受池魚之殃,慘成陪葬品,總計五隻美國金融股的市值一天蒸發逾四百億美元。
高盛向來是華爾街的龍頭大行,而且在金融海嘯後,是少數可全身而退,毋須華府提供援助的金融機構。面對證交會嚴重的指控,高盛隨即提出抗辯,指證交會的指控完全沒有法律和事實依據,該公司的銷售活動,全是按照市場規則運作,沒有弄虛作假。由於資料不詳,到底誰是誰非,現時不易理清,有待美國法庭審理,大家亦要有心理準備,審訊可能曠日持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大型金融機構只問賺錢,不講操守的形象,難免在投資者心目中更牢固。
奧巴馬政府向高盛開刀,大有殺一儆百的用意,但證據是否充分,會否遭高盛反咬一口,還要看事情的發展而定。無可否認,金融海嘯是一場人為災難,是美國金融工具創新極端自由發展、監管當局放手不管的可怕結局。在金融海嘯爆發前,美國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斷創新,用最尖端的科技和計算方法,將金融產品的風險對沖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令美國金融市場迅速發展,金融機構盈利不斷創新高,惹人艷羨。不過太新穎太尖端的金融衍生工具,亦凸顯一個嚴重問題,監管機構礙於人才和條件,不能緊貼市場發展,對創新的金融衍生工具認識有限,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尷尬和監管漏洞,無法作出有效監管。
美國飽受金融海嘯重創後,格於形勢,已不便對金融衍生產品採取放任態度,不過面對本土的反對聲音卻非常強大,如何整頓金融業,將寵壞了的金融業納回正軌,既是美國監管當局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防止金融衍生工具日後再次威脅全球經濟的重要關鍵。不管美國如何修訂其監管尺度,有幾項大原則必不可少:一、金融衍生產品本身的風險規模,不應高於其用以對沖的現貨市場風險;二、市場透明度必須大幅提高,讓參與買賣的市場人士明白所要承受的風險水平;三、監管者對市場的認識必須大幅提高,不容許那些不能受監管的產品普及化。
不過話得說回來,金融創新發展的監管尺度甚難掌握,監管若太緊,則會被指為窒礙金融市場發展的罪魁禍首,監管若太鬆,則日後出現類似金融海嘯的風險依然甚高。如何在金融市場創新與監管之間找到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但亦不可迴避。這不獨是美國監管當局要解決的重點,也是全球那些以金融中心發展為目標,期望走在市場尖端的經濟體所共同面對的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