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在「長三角金融論壇」放出聲氣,支持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同時研究在上海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有意弱化的明確訊息,弱化是指目前研究可能性,明確是指上海搞人民幣離岸市場。相信明確的目標作弱化的表述,無非是不想刺激到敏感的滬港競爭話題。事實上,對消息本港業界確無震動,談不上有甚麼衝擊。
實際上,上海搞人民幣離岸市場,像香港一樣,從跨境貿易結算入手,已經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階段,只待一聲令下。「上有政策」是指,國務院早有「探索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試點範圍」的指令;「下有對策」是指,去年底起央行已牽頭六部委,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就擴大試點、拓寬境外人民幣來源渠道,一系列基本問題達成共識,央行並已作四方面入手推動的準備。
人行新任貨幣政策委員夏斌的意見,更富玄機。夏斌認為,在目前政策限制下,可先在香港推進離岸市場,上海可以同時做。他不贊成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搞試點限制,主張有條件做的都可以做。姿態明顯較政策進取,實際上,隨着人民幣明確加速國際化以後,推動人民幣業務,在決策上頗有寧快勿慢的意向。夏斌的意見道出了中國的現實需要,也容易為中央信納。
將問題放回香港視角去看,不難發現,香港雖然是「欽定」的離岸市場,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進展緩慢、處事拖拉,「慢火煎魚」的發展同中央急於擴大的意圖,形成極大差距,純粹靠香港自然發育,使跨境貿易結算瓜熟蒂落,不知何年何月,與中央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不相稱。進而從可控角度而言,始終內地制度「血統」的離岸市場更具可控性。在這種情勢下,選擇雙線擴大策略,是對香港不足倚重的補救。
上海是內地跨境貿易結算的確定選點,這同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既定策略有關。照夏斌說法,有條件的都可以做,只要有了法規,除了上海,國內許多次金融中心勢必一擁而上。天津很早提出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要求,顯然在國家統籌下被擠下來,乘時重新啟動易過借火。總之,做大人民幣國際化目標既定,怎麼有效率,中央都會考慮。
出現群雄並起的話,香港的對手何止上海一地。為了避免出現同室操戈的惡性競爭,合理的決策思路將是劃分勢力版圖,這種意向可能實際已成形。不難推論,香港處於珠三角經濟圈,上海包攬長三角經濟圈,天津若冒頭則據於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對於香港來說,經營地盤的收縮勢所難免。相比之下,珠三角較長三角、環渤海產業潛力略遜,其對應的東南亞,較之兩者對應的日、韓、美、俄,也只是各有所長,未見特別優勢,香港處下風形勢呼之欲出。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本港自恃處於優勢地位的觀念不足取。香港需要正視由佔先機到陷劣勢的現實,不能沒有形勢的急迫感。與此同時,也不可能低估內地一聲令下不難高速發展的效率。在回歸後發展的歷程中,香港總是安於自身所謂制度優勢,常常低估中國內地城市的追趕速度,已經反覆蹉跎了多年光陰。現在跨境貿易結算發展歎慢板,但願不是又一輪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