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年一月,蓋特納臨危受命,由紐約聯儲銀行行長空降美國財長一職,協助總統奧巴馬拯救瀕臨崩潰邊緣的美國金融系統及經濟,蓋特納大力拯救花旗及美國國際集團(AIG)等金融機構,成功力挽狂瀾,扭轉經濟跌勢,不過其救市行動卻因銀行業繼續大派花紅而備受批評,令蓋特納仕途堪虞。
美國人對蓋特納的評價毀譽參半,一方面他的救市行動成功阻止經濟崩潰,但另一方面,他的金融拯救計劃卻在政治上不受歡迎,特別是他容許銀行兌現派發巨額花紅的合約之舉,令人質疑他偏袒華爾街大行。雖然救市行動成功,並未能平息國民對失業問題及樓市危機的怒氣,反而令蓋特納成為眾矢之的。
被抨縱容華爾街
部分華府官員認為華爾街大行需為過度承擔風險負責,要求嚴懲獲拯救大行的銀行家,以平息民怨,但去年二月,蓋特納在華府注資花旗之際,力保花旗舵手潘迪特,認為在未有繼任人的情況下,要求潘迪特下台反而會損害花旗的穩定性,而且指作出錯誤決定時潘氏並未加入該行。去年三月,華府佔有80%股權的AIG計劃派發1.68億美元花紅,令民怨沸騰。有白宮官員建議不兌現僱員合約,但蓋特納又力排眾議,認為美國不可違反合約精神。
蓋特納早前表示,拯救金融業的成果超過預期,他相信財政部作出了良好的判斷,他認為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是由於華府未能獲得公眾信任。《華爾街日報》引述熟悉蓋特納的經濟顧問斯珀林表示,蓋特納認為順從民意來對付華爾街或可提高聲譽,不過卻會對經濟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又指在危機之中,主流意見往往與經濟上的正確方向背道而馳。
改革遲緩失先機
政治上的糾纏,亦令蓋特納在推出限制金融業的措施上舉步維艱,行動遲緩。他早在去年八月,已經開始與財政部官員討論向銀行開徵交易稅,以填補問題資產拯救計劃的虧損,但在他考慮之際,英國已搶先一步提出有關建議,直到奧巴馬在一月宣布開徵金融危機責任費時,共和黨的布朗已贏得參議員一職,令該計劃看似是為挽回民望的「補鑊」之舉。
雖然蓋特納現時仍獲奧巴馬支持,但隨着美國中期選舉臨近,蓋特納需要加快進行金融業監管改革方案,以顯示民主黨的政績,否則一旦選情失利,他恐怕會成為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