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場內場外:激進派炒股族夠勇

潮流興談「八十後」,那彷彿已成「激進」的代名詞,但「四十後」和「五十後」的雷曼苦主一樣可以很激進,年齡有相關性但非必然性,正如投資取態常說:「愈年輕愈進取,愈年老愈保守。」

再談「八十後」也是拾人牙慧,社會現象留待社會學家分析好了。不過,股票市場上出現的「八十後」新興勢力卻不容小覷。無可否認,年輕一輩已更早接觸投資領域,股市興旺頓時坊間崛起不少「學生股神」或「少年股神」,大學生利用政府貸款炒股早已不是新聞,有些更充當家庭的投資顧問;像部分少年股神極速上位,一些已著書立說。我輩二十多歲時初買股票仍十分懵懂,自感汗顏。

藉互聯網掌握資訊

通常二十多歲的「初哥」或「初姐」,一來本錢不多,二來經驗不足,不免要「交學費」;待到十年過外,本錢和經驗累積相當,那才踏入股場的「黃金年齡」。不過,一本通書不能看到老,新一代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掌握資訊,學巴菲特閱年報、發掘具潛質公司、做「價值投資者」,圖表走勢熟背如流;登上一些財經討論區大多是這些「八十後」討論心得,不約而同對一些財經演員嗤之以鼻。

然而,八十後「搵快錢」的心態尤勝前人,希望盡快掘到「第一桶金」,工作沒幾年便想盡早退休。此乃社會風氣使然,「五十後」、「六十後」甚至「七十後」生長條件較艱苦,所以肯拚肯捱、腳踏實地;反觀「八十後」在富裕環境長大,對金錢的概念較難滿足,面對的是全球化和物質主義。現實裏,一幢房子首期也非「打工一族」靠儲蓄所能支付,要擺脫「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之枷鎖,股票市場是最好的階梯(愚者才相信賭博)。

「勇」字當頭博高回報

能夠「刀仔鋸大樹」者,近年興起的牛熊證可謂是恩物,細價股是他們的至愛,甚至海外市場也有涉獵(亦是拜互聯網所賜),通用汽車、AIG等一些財困公司竟成「敢死隊」的炒賣對象,貪其暴跌後可暴升。

當然,風險與回報成正比,部分難免成為大戶的「小點心」,但「八十後」勝在輸得起,輸得了錢,輸不走的是青春,累積資本後可捲土重來。他們的格言是:「在哪裏跌低,從哪裏起番身。」愈年輕,投資就愈進取。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