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硬銷疫苗乏人問 公帑倒落鹹水海

豬流感疫情比想像中溫和,預期中的豬流感第二波高峰又遲遲未到,質疑藥廠為出售疫苗牟利而刻意誇大疫情的聲音不絕,法國、德國、美國等地紛紛取消疫苗定單,或將過剩的疫苗轉售以減少經濟損失。然而,港府繼續充當冤大頭,儘管首批五十萬支疫苗嚴重滯銷,仍按原計劃接收第二批的二百五十萬支疫苗,真是咄咄怪事。

出現如此荒謬的情況,只能怪港府太愚蠢,當初港府就疫苗招標時,不僅被人搵笨,「吊高嚟賣」,而且簽訂「不退貨」的不平等條約。有傳染病專科醫生質疑,港府並非首次進行海外招標活動,很難想像在招標程序中仍然犯錯,認為事件反映決策層領導能力不足。而在無法退貨的情況下,當局本來還有補救的方法,譬如同那些尚未訂購疫苗的國家或地區磋商,轉移部分定單,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們至今未見當局作出相關的努力,只能任由滯銷的疫苗過期損壞,變成醫療垃圾。港府訂購疫苗的二億多元公帑,極可能白白倒落鹹水海。

上述擔心並不是多餘的,本港首批疫苗五十萬支於上月中抵達,由於市民反應冷淡,迄今僅用去十多萬支,還有四分之三的疫苗乏人問津。「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稱自己及家人並未注射疫苗,其中四成一擔心副作用,不敢打針;三成一指疫情不嚴重,無必要打針;一成三稱當局發放的訊息混亂,不敢打針;表示已打針者不足一成。

毫無疑問,打疫苗的市民急劇減少,主要是因為當局連串失誤造成,包括錯估疫情形勢,招標失誤,尤其是打針副作用接連出現,挫傷市民打針的信心。舉例說,當局開始表示為五種人免費打針,其中一類是高危病人,實際上高危病人因體質虛弱,出現副作用的概率更高,往往救人不成,反變害人。日前有醫生打針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有病童被強行接種後出現嚴重副作用,還有消息指患糖尿病、高血壓者不宜接種。然而,當局至今沒有作出清晰的指引,令人無所適從。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市民對打針憂心忡忡,四成受訪者坦言,最擔心市民及醫護人員不清楚哪類人不宜打針;三成一擔心副作用個案愈來愈多;還有一成六擔心當局為促銷疫苗,可能為市民亂打針。

果不其然,目前當局計劃將免費打針的對象擴及到小學生。須知道,小學生並非五種優先注射的人群之一,如今當局自打嘴巴,欲為小學生免費接種,這當然不是「良心發現」,而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失誤,為了躲避民間的批評,不惜將小學生當成白老鼠。不過,當局欲借擴大免費打針人群為自己遮醜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正如兒童醫療關注組織指出:「今時唔同往日,家長對子女打唔打疫苗都只係觀望,甚至有啲抗拒,家長唔想搵細路做試驗品。」

該組織更指出,現在並非合適的時機硬銷疫苗,當務之急是搞清楚各種副作用與疫苗之間的關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提醒,疫苗的併發症及副作用一直存在,接種前應評估利弊,而將非高危的小學生納入免費注射範圍,「效益低好多」。

對於接種疫苗出現種種亂象,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難辭其咎,高達五成七受訪者敦促周一嶽重新檢討有關計劃;一成六認為他應被問責及公開道歉;近一成市民要求他辭職。事實上,當年維港巨星匯浪費一億元公帑,尚且招來民怨沸騰,而這次訂購疫苗共耗費二億多元,一旦被浪費,比巨星匯事件更加嚴重,難道港府可以無動於衷、聽之任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