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上周發表的○九年度全球IPO集資情況總結報告,指出明年上海交易所的IPO融資額,將首次超越香港的市場,這個預告表面看來,確會令關心本港金融股市發展的人士感到不是味兒。
內企多元化不愁客路
但從中國整體的市場發展來看,無論在上海或本港上市,終究仍足以反映中國整體經濟的欣欣向榮,值得我們這些同屬中國一部分的港人引以為傲,又哪存有不是味兒的感覺。
何況安永估計明年港股市場的IPO集資總額,仍有望達到3,700億港元,其實不比它所估計上海市場的IPO集資額3,800億元人民幣相差太多,港滬兩地市場倘如安永的估計,明年IPO集資總額便可望達到約1,000億美元,相較今年的512億美元有望增加近倍,全球冠軍的地位大有機會可保。
在筆者看來,內地企業仍是本港市場所必須努力爭取來港上市的對象,不愁沒客路。至於其他區域市場的企業,只可嘗試推廣,卻不應寄予太大的希望。
過去的納指七雄遠渡重洋到本港掛牌,其所受本地投資者的冷淡對待,可資作為殷鑑。就算是最近鬧得熱烘烘的俄鋁,相信也只會矚目一陣子,終非市場焦點所在,這便是將卸任的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最近所說的本土市場效應。
其他市場企業難受捧
內企來港上市能夠廣受本地投資者追捧,是有先天的文化源遠流長,同樣地,內企一旦到了歐美市場,也多數會遭遇如納指七雄在港上市的命運。
事實上,儘管本港市場在這過去數年,不遺餘力的推廣除內企以外的其他區域企業來港集資上市,但至今可見的反應並不熱烈。
筆者認為,外企選擇來港上市的唯一理由,是該類企業業務與中國有較密切關係,較易為本地投資者認受,否則基於本土效應下是沒有太大的市場,因此期望有太多的其他區域外企來港上市,最終或會感到失望。本港還是適宜集中所能,深化本地市場於內企之間的吸引力,全力爭取更多不同類型的內企,以本港為上市集資的平台。
(作者為持牌註冊人士)
(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僑豐金融集團行政總裁 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