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IMF:危機重臨風險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半年一次的《環球金融穩定報告》,為金融市場把脈。報告預料全球銀行業明年底前仍需額外撇帳1.5萬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指出雖然極端的系統風險已減退,但信貸市場仍未復原,經濟復甦步伐或趨緩慢,危機重臨的風險仍高。

金融機構撇帳少15%

不過,受惠於信貸市場的改善及全球經濟呈現復甦,報告預期是次金融危機將造成全球金融機構在○七年至一○年間合共撇帳3.4萬億美元,較四月份的預測減少6,000億美元或15%,而銀行業撇帳佔當中的2.8萬億美元(見表)。

由於IMF四月份就全球銀行業三年撇帳總額的預測引起歐洲國家不滿,重新釐定計算方法後,再得出2.8萬億美元的預測,仍與早前的預測相同,當中美國銀行業佔1萬億美元,歐元區銀行業佔8,140億美元,英國銀行業則佔6,040億美元。

促各國披露毒資產

報告指出,全球銀行業已撇帳1.3萬億美元,故仍面臨1.5萬億美元潛在虧損,並稱美國銀行業較歐洲同業更積極撇帳,估計美國銀行業已知潛在虧損達六成,但英國及歐洲銀行業只有約四成,又指美國銀行業持有較多證券,在近期的股市升浪中受惠良多,而歐洲銀行業倚重向東歐等地放貸,但後者經濟仍未脫困。

IMF關注銀行「毒資產」問題,指出雖然經濟改善及銀行壓力測試結果紓緩除毒的迫切性,但毒資產仍是決策者首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遂敦促各國政府向銀行施壓,要求銀行披露毒資產及建立資本緩衝。

IMF的報告又指出,雖然私人環節的信貸需求疲弱,但政府大量舉債為救市融資及填補財政缺口,可能推高長息並進一步拖慢已經疲憊的復甦步伐。

美元外儲比重趨降

IMF並促請各國政府着手制訂退市策略,及採取措施降低「大得不能倒下」的金融機構所帶來的風險,建議收緊資本要求、鼓勵有關機構縮減規模及簡化業務。

IMF發表的季度報告又稱,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比重由首季的65%,跌至第二季的62.8%;同期歐元外儲比重則由首季25.9%升至27.5%,日圓比重亦由首季2.9%升至3.1%。

此外,消息指IMF將於今日正式將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2.5%上調至3.1%,今年全球經濟收縮預測亦由1.4%修訂至1.1%。

另外,將於明年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南韓總統李明博表示,明年的峰會將討論如何維持經濟持續復甦及平衡全球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