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並不是甚麼單方面挺港的措施,而是內地與香港兩利的舉措。香港早就積極爭取,是香港發展困局使然,內地遲遲未見開閘,是未有緊迫需要。現在突然試水,是因為雙邊都感受到市場形勢的催逼,不能不採取行動了。想藉此打開困局,是香港同內地的共同需要,由此可以推測,只要試水反應良好,加碼的後着是接踵而來。
先看香港對此的動力,離不開面對兩重困擾:一是債市久不成氣候。九七年至○七年這十年間,新加坡政府債券市場規模大增四倍,帶動整體債券市場擴張逾七倍,同期香港債市規模只增五成,如此大落後不能不令港府感到羞家,官債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籠,但仍未能改變債市天生弱質,不如股市凌厲這樣的根本缺陷,國債助拳可幫港府脫困。
二是先行展開的人民幣業務難以搞活。譬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啟動以來,實際業務量極少,關鍵在於出口方收取的人民幣沒有出路,需人民幣債券市場活躍發揮助力。同時,本港缺少可資依據的人民幣孳息曲線,不利於發展成離岸人民幣債券交易中心,人民幣國債有助形成主權債務孳息曲線,然而,仍需要提供不同年期國債交易,才能使孳息曲線完善。
顯然,不邁開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這一步,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前景就是紙上談兵、不着邊際,所以發行人民幣國債對香港來說,是宜早不宜遲的安排,而且擴張宜快不宜慢,六十億元的規模可說極為保守。較早前港府發行三十五億元官債,息率實收僅○點五九厘,結果都超購逾五倍。六十億元人民幣國債,極為睇小香港市場的胃納,對市場的推動力無疑相當有限。
港發人民幣國債,顯示中央已體認擴充國際流通量是人民幣邁向全面國際化的關鍵,而香港是最佳中介平台。「歐元之父」蒙代爾慨嘆歐元區缺乏統一政府,難發展統一的主權債券,於是難與美元匹敵。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吸收歐元的經驗,擴充國際流通量是繞不開的路徑,而香港在上海未成氣候的短中期,是繞不開的路站。專家甚至認為,推動人民幣自由兌換,人民幣先與港幣自由兌換,再過渡至其他貨幣是較佳路徑。在港發人民幣國債對國家金融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此舉對國家的作用還在於短期的功能:就是將熱錢阻截在境外。國際炒家為獲得收息及享受人民幣升值的得益,借道湧入內地尋找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品,當香港有人民幣國債交易時,國際熱錢就有更安全便捷、更少風險的市場平台,是國家將人民幣推出去,將外資有序、順暢引入來的調節器,促使香港發揮護航國家大局的作用。
不過,港發人民幣債券意義如何重大,怎樣兩利其好,最終都要看落到實處的效益。香港庸官當道,好政策常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以往多少挺港措施都是短期熱度,然後疲而不興,今次搞不好恐成庸官誤事另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