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中央財政部宣布首次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國債,將於九月二十八日在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為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再跨一步。本港監管機構亦要讓路,金管局致函銀行,准許簡化國債的銷售程序,包括毋須錄音及可在傳統業務區域銷售國債,以免引起混亂並令客戶在銀行「排晒長龍」。
財政部來港發債可謂互利,香港可藉此擴人民幣產品種類,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內地則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下,可藉香港作為試點增加跨境人民幣流通。
港府消息人士指,港府已爭取多年,冀日後可定期分批發國債。
分設零售及機構投資
國債設零售及機構投資者兩部分,詳情未定,至於會否一人一手,消息稱,過往在港發的人債均盡量如此。消息人士透露,中銀香港(02388)為國債的牽頭行,交銀香港亦榜上有名,惟滙豐卻非牽頭行之一。
今年為建國六十周年,中央特意在十‧一前夕來港發債60億,在市場憂慮實體分隔將影響銷情下,本港監管機構即大開綠燈。金管局發言人稱,因國債的風險簡單,而一般投資者容易明白產品性質,故可簡化銷售程序。
毋須錄音 評估標準化
金管局昨予金融機構的函件中表示,收到國債聯席牽頭行報告,認為職員及客戶對新安排仍未熟悉,或為國債銷售帶來混亂,故在諮詢證監會後決定暫時簡化部分措施。
銀行就國債為客戶進行風險評估及產品銷售時,有別於一般投資產品,毋須錄音,牽頭行會準備一份標準化的風險披露文件予客戶簽署。然而,若客戶與產品出現風險錯配,銀行仍需為國債銷售錄音。
部分銀行仍為九月底實體分隔限期準備得如火如荼,較小型的分行暫難劃出投資區域銷售國債。金管局亦特意為此提供彈性,銀行可在有需要時在傳統區域臨時設立專門銷售國債的地方,但必須加上清楚指示。
雖然大門只為國債而開,有厚此薄彼之嫌,但銀行界人士對措施表示歡迎,工銀亞洲(00349)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指做法本應如此,雖然相同做法未必適用於其他產品,但亦希望未來可作適當簡化。事實上,銀行公會及監管機構,可望於短期內就整體簡化銷售程序有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