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對經濟發出復甦需時的判斷,佐證對這個走勢的認同,他甚至主張第二輪刺激經濟計劃。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亦認為美國經濟要更長時間始復甦。可見如此「英雄所見略同」的大勢判斷,聯儲局隻字不提「退市策略」不無道理。議息聲明總算還是澄清了兩點:一是因經濟觸底回升而致利率逆轉,目前尚無實據;二是聯儲保持採取任何行動的可能性,但短暫期間不會決定採購更多國債。
證券市場對以上兩點作利好解讀,造就小幅上漲。其實任志剛也提到,較長時間的低利率對香港經濟較有利。這無疑是合理的,但不能簡單論定,對美國經濟較長時間復甦的內涵要作深切的理解。因為美國的經濟表現,不僅僅是美國的事,同樣美國的貨幣政策也不僅僅影響美國,或者同美元掛鈎的經濟體。
從復甦需時及長期低息的角度,顯示美國短中期將難重返以往的消費模式。事實上,失業率作為重要的指標,上月已攀上百分之九點四的高位,奧巴馬不諱言很快突破百分之十的大關。此外,美國政府將出現破紀錄的財赤,像加州這樣的地方政府更有財政破產的危機,都顯示不調整發展模式,美國將舉債無門,經濟難以為繼。由家庭到政府改變模式,無非是減少債務、增加儲蓄,也就意味着減少消費。美國復甦需時,長遠消費模式改變,對於亞洲倚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將是指望美國復甦帶動外需提振出口的幻想破滅,這些經濟體的復甦也必然受到制約,也要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
所謂低息有利,利在哪裏?香港享有低息可見的利好,就是資產價格飆升,股市、樓市似乎牛氣沖天。寬鬆的銀根促成更多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當中不乏自外流入的熱錢。然而,市場明白資產價格的飆升並不是實體經濟的復甦,香港同美國相似的,就是失業率在持續攀高中。資產價格脫離實體經濟表現狂飆,最終的後果香港人領教過,所以低息有利不過是止痛藥,能暫免痛楚不能治斷病根,對經濟是短期的刺激不是長遠的利好。
聯儲局議息過後,其主席伯南克將出席國會質詢,接受有關聯儲職責的質疑。在「兩房」合併案中,聯儲是否扮演不合適的角色,以及促成美銀收購美林干涉過多,任由雷曼破產而不作為,筆筆舊帳不外是關乎救市的分歧,都有可辯之處。最重要的是,危機起源於房地產泡沫,其根源被指是伯南克任前的長期低息政策錯誤。面對這樁舊帳,面對今天資產價格的飆升,難道不應有所警示嗎?片面將長期低息視為利好,肯定有危險的一面。
資產價格的漲跌周期性波動,無助本港經濟長治久安,由九七金融風暴到金融海嘯,已是反覆證明的道理,若港府執迷於資產泡沫型的復甦,不事轉型的整改,將是政策的重大失誤,低息環境就談不上對香港有利。如果確認美國復甦需時,包括中港在內的亞洲經濟體亦不易短期得以復甦,而陷於漫長復甦期,有低息政策助力,最宜推動的便是發展模式的轉型,政府對此有所作為,才是對經濟有利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