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轉型的動因,是來自競爭加劇後利潤率下降。像歐美先進國家,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上普及之後,便逐步地升級至資本和技術密集產業,再到今天轉型至知識密集產業。同時,把原有的產業放棄,或外移發包至較為落後的國家。這個升級轉型的目的,不是在國際上推動技術轉移,而是國家猶如企業般,純粹出自對利潤率最大化的追求。
不過,產品周期或產業升級理論存在問題:一是產業空洞化升級轉型,帶來產業和企業利潤率提升,卻並不一定使整個社會經濟得益。企業追逐利潤率最大化,如『逐草而居』的遊牧轉移,得益的是它們,失利的卻是本土經濟;二是在升級轉型的壓力下,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成功,產業空洞化後未必有新產業冒起填補空缺。原有產業的企業生產外移,同時會把資金轉移,本土經濟未必有足夠資金,去維持和提升人才及其他資源條件。因而升級轉型或整個理論有否成功的關鍵條件,會是原有產業外移或放棄之後,會否帶來資金外移和萎縮,妨礙需要更多資金資源投入的產業升級轉型。
忌產業斷裂空洞化
以英美的例子看,集中發展金融業,實際上與原有產業關係斷裂,甚至從本土經濟抽離、轉移,並不屬升級轉型。日本的例子更明顯,九十年代下半期以來的金融化,使本土資金外移,本土高新科技缺乏投資,被台韓追趕。
假若產品周期的產業升級轉型,不能保證本土資金留下投資升級的產業,結果便是產業發展的斷裂,產業空洞化。金融業的獨大發展,一是把資金從本土產業抽離。二是資金流轉過快過大,使市場波動加劇,打擊高新產業發展所需的穩定環境。三是金融業附加值和利潤過大,既壓縮其他產業發展的空間,也使社會收入差距擴大,破壞大眾消費的基礎。四是金融風險過大,產生出系統性問題。英國在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崩潰,正典型地體現金融化,並不是升級轉型,它本身便破壞本土經濟的升級轉型。香港今天的經濟問題亦源於此。若非中央政府施加援手,香港衰敗可能比英國更嚴重。
勿迷信產品周期論
中國大陸似乎正考慮升級轉型的政策。一是從沿海到內地的產業轉移,另一是往海外投資,特別是到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產業。這兩個方案都有迷信產品周期理論之嫌,也都帶有產業空洞化的因素。
反觀國際情況,歐洲不少國家提供相反的經驗。意大利從勞動密集轉變為技能密集,以質取勝,用意大利南部的成本結構來看,性能與價格有巨大的競爭能力。丹麥傳統產業,在設計、價格方面加強,並沒有被東亞、中國所淘汰。西歐食品工業,包括酒類,仍然屬農業加工、勞動密集,以質量取勝,如葡萄酒,實際上價格並不比中國生產為高。因此,升級轉型未必需放棄或外移原來產業,產業本身也沒有夕陽或朝陽之分。關鍵只是產品的質量,與同類產品的差別性因素,是否足以維持市場銷售,以及生產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抑或是利潤最優化(包括社會和其他非經濟回報的考慮)。
中國不可能像英美,因為沒有新舊殖民地或帝國體系以供剝削。此外,中國有就業和收入問題,政治上對社會和諧的要求較高,在科學發展觀底下,不可能採取企業化的做法,隨意製造結構性失業。或許,中國更應借鑑歐洲,擺脫迷信。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