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插曲,是中投公司耗近百億,在大摩配股集資時補倉。中投陪大摩圓其贖身夢,貌似維持近一成的持股量,實為散戶式「溝貨」,大摩配股價比中投當初入股價吸引得多。然而,事件帶出的疑問是:一是對大勢的判斷,是否認為金融震盪已過,不再存在第二波的威脅,「撈底」時機到了;二是大摩本身的業務前景是否轉趨明朗,值得押注投資了。中投的行動,等於作出肯定的回答。
日前,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向外國媒體坦言,目前環球局勢仍不明朗,已發展國銀行林立,競爭激烈,市場在被限制下發展潛力有限。基於這樣的理念,建行對「走出去」抱持審慎。中投與建行可謂同宗,理念及取態如此不同,背後緣由值得探究。兩者都為國家背景,但建行是上市企業,中投是主權基金,後者投資與收益的對外透明度與前者相去甚遠。
中投「生不逢時」,海外投資接連失利,金融海嘯下沉寂近年,直至五月中有獨立顧問報告披露,中投去年錄得百億美元盈利,準備再揮資海外。果然,不久即有增資大摩的舉動。有消息指,中投、全國社保有意在倫敦金融城設辦事處,這被視為投資再啟動指向歐洲的先兆。美國的銀行雖然壓力測試無事,但仍乏國際投資者看好,歐洲更是難題未爆,中投算是先行一步的勇者。
中投敢於出手「撈底」,顯然不認為存在第二波的海嘯威脅。如果比照建行的取態,相信有一種狀況是中投有而建行無的,那就是外匯水浸。作為主權基金,中投是外匯水浸的洩洪閘,洩洪情急,使中投迫切開閘間難以脫離外儲投資的覆轍,陷入相對單一、不能分散風險的迷途。尤其在金融風險尚未消散之際,做法更為危險。
中國外儲押重美元資產,當中又押重美國國債,去年就購買四千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國債,支撐了美國財政赤字近半壁江山。做法不但令內地學界與民間怨聲四起,美國人也難以理解,稍為正面的質疑窮國幫助富國,如此失衡絕不正常;偏於負面的指摘中國是美國災難的禍根。如果外儲以往已鑄成失誤,中投再蹈覆轍就是不以前事為師,延續失誤了。
當然,中投並沒有押重於某家金融機構,但中投實實在在押重於金融類資產。一直以來,中投紀錄在案的投資,僅一億美元擲在中鐵H股,其他都投下金融類,一旦在倫敦金融城設辦事處,再下注英國的金融項目,更走上單一金融的不歸路。中投沉寂近年再出手,有傳染指能源及替代能源的說法,但出來的結果還是金融類當道,難道是決策執着已到積重難返地步?
也許,近期全球在流動性氾濫下,催谷起股市的升勢,金融類股份莫不受帶動做好。假若這成為單一押重金融類的理據,無疑就要回到對市場大勢的判斷,是否可以鹵莽地認為,海嘯第二波不復有,經濟可步向復甦了。如果這理據不可靠,撈金融股是博當前的升勢行情,果真如是,就是罔顧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原則,滑向短線投機的邪路,豈是主權基金的正道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