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股樓漲經濟沉 金融風險尚未休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本港資產價格反彈,紓緩減薪、失業率上升對消費需求的負面影響,相信香港經濟已觸及周期底部,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麥格理亦指出,游資可選擇的出路有限,有利資產價格上升。這種典型的市場描述,揭示了當今市場的怪現象:股市不像是經濟的晴雨表,因為在經濟往下走時,股市卻往上升,呈現逆反的作用。其實全球都在上演着相同的故事,同樣在股市上升的同時,無人能排除不確定性的存在。

實際上,全球在去槓桿化的大潮沖刷下,消費需求持續萎縮,各國經濟尚未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全球救經濟的泵水計劃,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由於擴大的貨幣供應,無法有效地轉變為實體經濟的投資,導致資本市場短期谷起價格泡沫。全球股市逆經濟而漲,在香港更是股樓齊鳴,這要歸因於普遍的超低利率、量化寬鬆政策,香港雖無開宗明義的零息政策,但被動的量化寬鬆,也導致銀行水浸效應,樓市的漲勢就是銀行水浸谷出來的。

全球正面對相同的謎題,擺脫金融危機難道就是那麼簡單:只要印鈔、注入流動性,就使經濟步向復甦?顯然不是!但是目前鈔照印,流動性繼續注,未來只會見另一個資產泡沫,需要另一輪去槓桿化糾正。美元的動態值得注意:一是它的流向;二是它的貶值。在當前這一輪升市中,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內大漲百分之二十八,而同期全球股市指數僅升百分之六,資金明顯流入新興市場,尤其亞洲包括香港。當股市令人忘掉實體經濟的創傷狂熱起來,資金隨時撤出時,香港將再次成為提款機。

美元未來貶值,在聯儲局啟動印鈔以後,不過是遲早的事。一般預期,在商品發動新一輪上漲時,就是美元貶值並激發通脹的先兆。隨着資本市場的熱熾,以石油為龍頭的商品,其價格正在舞起,採購經理指數在中國等地復甦,不排除有價格因素推動。而另一邊廂,曾鍾情投資金融股的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正在轉戰農產品市場,是否預示未來農產品的旺市?種種迹象顯示,美元貶值可能為期不遠,接踵而來的通脹也非同小可。

在上面所述的背景下,與其說股市的升勢促成經濟見底,莫如說股市的升勢延緩了危機,也醞釀着新一輪風險。具體回到中港經濟現實,資產漲價並不說明救市見效、經濟風險降低了,相反是此前救市缺失的認知。以中國為例,龐大的注資計劃沒有實效地傳導到實體經濟,反而營造了資產泡沫,對推動消費收效甚微,同時降低了產業轉型的動力,無助於結構調整。這足以令人質疑,追隨美國救市龐大的注資,是否只承傳了美元危機的風險,以致將自身經濟拖入滯脹的泥潭。

今次發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蔓延到全球,這實質是一場美元危機,最終全球如何為美元危機埋單,還是未有結尾的故事。然而,毫無疑問的是,埋單的一個主角就是中國,不僅因為中國揸重美元資產,也因為中國的政策不自覺地隨美國的意圖起舞。現在專家就很憂慮,當下一輪更激烈的去槓桿化再臨,中國還有多少萬億元可擲?

香港的情形更不樂觀,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每次危機過後都靠股、樓營造的「繁榮」去治療經濟創傷,但每次「繁榮」製造的財富重新分配,都使貧富更懸殊、結構更失衡,陷於螺旋式下降的惡化循環。金融海嘯的應對看不到有效轉變出現,現在資產漲價又在撫平經濟創傷,港府施政不改弦易轍的話,自然難逃下一波懲罰。美元貶值掩至,內地若陷滯脹,都會帶來香港經濟的災難。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