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揀蟀」 栽培後輩
事實上,○一年的內地,消費銀行業務(本港普遍稱為個人或零售銀行業務)仍未具雛形。「那時內地還未有個人業務概念,消費銀行某程度是外資銀行帶進去。」她形容,當時的個人銀行服務,僅限於櫃台現金服務,所謂的個人銀行業務部,亦只是企業部下面的一個小分支。
要於荒蕪中開墾,王潔鳳需懂得化零為整。她當時任職一間美資銀行,需親力親為招聘員工,團隊其後漸漸擴至數百人。
3年後轉到內地另一間外資行,王潔鳳繼續「起屋」,團隊由10多人增至她離任前的1,600人,當時已擢升該行行政總裁的她,總算功成身退。
對於外資行欲成功打入內地市場,王潔鳳坦言沒有一咔即就的快門,有如建屋者一樣,要花時間建立團隊及培訓員工。「這些年來自己有如阿媽帶細路,感覺很深刻,培育了很多內地年輕人做零售銀行,現在內地的零售銀行高管,很多都曾共事過。」
喜聘本地薑 重銷售經驗
作為「阿媽」,選擇仔女自有她一套準則。她坦言,當時的外資行在內地進行招聘易有通病,就是愛聘請英語能手,在她而言,零售銀行是一門非常地道的行業,普通話才是首要條件,其次是具個人質素。
愛招聘「本地薑」的她,尤愛挑選於外國讀書回流或於其他行業任職推銷人員的申請者。前者於外地或多或少見識過外面零售銀行的模式;後者則已掌握一般銷售技巧。除將業務上的一切逐步傳授,王潔鳳更自設英文班讓員工自願參與,給員工營造多講英語的環境。
業務吃香 未嘗不達標
以服務質素定位的外資行零售銀行業務,在內地開業初期非常吃香。王潔鳳憶述起初派籌開戶口的誇張盛況,然而,產品創新亦十分重要。
對在內地7年的經歷,黃潔鳳形容自己很好彩:「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內地金融業處轉變時期,無論於法規抑或整個環境變化都很大。」市場不停上衝,王氏稱銀行業務做甚麼都未試過不達標。
面對目前風高浪急,金融海嘯似乎推翻一切本以為是的「常理」。去年下半年轉戰星展的王潔鳳,指出星展有良好平台,並會積極打造該行服務文化,再捕捉市場回升訊號,率先掌握反彈。
服務質素如何才算最好?王潔鳳爽朗地拋出一句:「When you are there, you know. (當到達目標時,便會知道。)」
勉年輕人學好普通話
推開星展王潔鳳的辦公室玻璃門,門的兩旁貼着兩幅揮春,由於揮春只在上端貼好,故隨着開門送來的微風,揮春往往隨之揚起,似乎在與進來的賓客招手示好。王潔鳳笑言就是喜歡這種「飄飄下」的感覺,記者認為,這與她率真的性格正是相映成趣。
除了「率性」,還有「堅持」。北上初期,王潔鳳普通話說得不流利,為了把普通話學好,她堅持每朝回公司上普通話拼音班,由「b、p、m、f」學起,到今時今日,她每天仍用拼音打字。「年輕人記緊學好普通話,因為是我們的國語,說得不好會很羞家。」她苦口婆心勸道。
尊重下屬 打機減壓
她的管理哲學與人生哲學相同,「life is too hard, don't make it harder.」她解釋說:「做人不容易,別讓做人更難。」王潔鳳認為要對身邊的人好些,不會特別給下屬很大壓力,原因是每個人有其角色範圍,哪怕一個同事表現不好,也不代表不需要被尊重,「不是要鬧人才代表老闆做緊嘢。」
餘閒時候,王潔鳳繼續用腦,原因是她的減壓活動是玩策略性電腦遊戲,她笑說由於「用緊腦」,便不會想到遊戲以外的事。
金融「創新」慘被抹黑
強調不會放棄財富管理業務的星展王潔鳳,對於本港銳意成為一流財管中心自有一套見解。她不諱言,創新金融產品仍是必須走的路,然而經歷過雷曼迷你債券風波的今時今日,首要還是先打好優質服務基礎。
可保優勢 冀政府配合
王潔鳳認為,沒有「創新」,便難以與其他鄰近市場包括上海及新加坡等區分出來。「不過今時今日走出來說創新好像不合時宜,金融海嘯是否過去了仍未可知。」她有感這波金融海嘯將「創新」抹黑,銀行現時亦回歸基本業務,經營變得保守。
除了創新之外,王氏指出,本港是個開放自由市場,法治上能給予投資者信心,尤其她過去在內地任職七年,更明白到「不要將一切視為必然」,這些對金融市場來說的重要優點,一定要延續下去。
王潔鳳形容,本港是一個反彈力及適應能力均很強的市場,期望客戶信心很快可以恢復過來;並希望創新及市場開放方面續得到政府配合支持,銀行同業亦會盡力重建本港財管中心的品牌。
王潔鳳小檔案
年份 任職
89年 渣打香港零售銀行
00年 花旗香港零售銀行
01年 花旗中國零售銀行
04年 荷銀中國零售銀行
06年 荷銀中國行政總裁
08年 星展香港及中國零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