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學團隊 三維空間發現霍爾效應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科學家修發賢及其團隊近日在量子力學領域上,首次於三維空間發現霍爾效應,為霍爾效應發現後一百多年來帶來一大突破。有關研究成果周二被刊登在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相信日後有助此領域發展。

自霍爾效應被發現後,科學家對它的研究一直停留於二維空間。不過上海復旦大學物理學教授修發賢與其研究團隊,在拓撲半金屬砷化鎘納米片中發現,由外爾軌道形成的新型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並利用楔形物品,實現可控的厚度變化,說明電子的運動時間同樣在變,令電子除了垂向移動,更可縱向移動,突破了過往的二維空間。

修發賢比喻說,電子過去只能在一間屋內上下垂直移動,「除了上面、下面,中間還存在一個空間」,而這次新發現就證明電子可沿着「邊界線」有條不紊地按規律移動。修發賢指,如能掌握電子運動規律,電子儀器中的能量損耗可大大減少,故對未來科技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