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冷戰後期歐洲一場核導危機促成美蘇兩國簽署《中程導彈條約》,兩國同意銷毀射程介乎五百至五千五百公里,可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的導彈。不過,美國近年指控俄羅斯研發可短時間對北約發動核攻擊的巡航導彈,俄羅斯則反指美國在東歐部署的陸基神盾系統,可發射巡航導彈攻俄。
《中程導彈條約》的重要性在於美蘇首次同意銷毀一整個類別的核武,並首次引入實地驗證程序。然而,條約沒有針對由飛機、軍艦及潛艇所發射的中程導彈。簽署國只有美蘇,而中國、法國及英國等擁核國家仍可繼續研發中程導彈。
華府早於總統奧巴馬時代已指控俄方研發及測試條約禁止的巡航導彈,去年更指俄羅斯違反條約規定部署9M729型巡航導彈,最大射程為五千公里,可於發射後十分鐘內對西歐目標發動核攻擊,令北約只有極少時間反應。
俄羅斯指控美國在羅馬尼亞及波蘭部署的陸基神盾系統,可由發射反導導彈改為發射巡航導彈,又指美國的無人機亦可升級成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對於俄方的指控,美國早前發表的《核態勢評估》報告建議,研發搭載低當量核彈頭的潛射彈道導彈及海基巡航導彈,迫使俄羅斯重新履行《中程導彈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