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伐利亞州州議會選舉結果揭盅,總理默克爾所屬政黨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社盟慘嘗敗績,得票率跌至近七十年來的新低,為已然弱勢的聯合政府投下不穩定因素。
據估計,基社盟在今次選舉中僅能拿下百分之三十五的選票,得票率比五年前的大選大跌近十三個百分點,幾乎篤定失去議會內絕大多數的優勢。聯合政府的另一黨派社會民主黨表現亦十分不濟,估計最多只能拿下一成選票,不僅比上次大選流失近半選票,更是該黨二戰以來在該州的最差成績。
巴伐利亞州是德國的人口及經濟大省,在全國政壇影響力舉足輕重,基社盟正是憑藉在巴州「一統江山」的超強實力,在聯合政府中獲得更多談判籌碼,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基社盟在巴州失去領導優勢,短期內紓緩了默克爾的政治壓力。
然而,正如德國政壇元老級人物、聯邦議院議長朔伊布勒指出,今次地方選舉將進一步削弱默克爾在執政聯盟內的地位,令她難以再像前三個任期、或者前兩個半任期那樣無可爭議。最新全國民調顯示,默克爾聯合政府的支持率已跌至百分之四十的低水平,比去年九月大選期間下跌超過一成,而今次巴州選舉的結果,亦折射出默克爾執政聯盟「兩面不討好」的窘困局面。隨着國內反對難民寬鬆政策的聲音不斷高漲,基社盟為與默克爾切割,身兼內政部長的黨魁希霍夫在相關政策上的取向轉趨強硬,甚至一度以辭職相威脅。面對強大民意壓力,默克爾被迫讓步,收緊難民政策,宣布遣返之前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過的非法移民和難民。
巴州地選的結果表明,默克爾的「微調」並未能安撫對大批難民湧入感到不滿的民眾,以致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成功斬獲逾一成選票,首次進身地方議會;另一方面,左翼的選民不滿基社盟轉軚,改投主張對難民開放的綠黨。有趣的是,早前有調查顯示,默克爾是除了德國本土民眾以外,最受信任的領袖;相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際上聲名狼藉,卻因為對非法移民立場強硬,在基層獲得大量支持,兩者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