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高官捲醜聞 通俄調查或生變

繼刊登特朗普政府內部「抵抗分子」匿名文章後,《紐約時報》再爆猛料,聲稱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於去年建議對特朗普進行秘密錄音,並啟動《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解除總統職務。儘管當事人矢口否認,但司法部一向是狂人亟欲整肅的部門,其中羅森斯坦更是僅次於部長塞申斯的眼中釘,狂人會否借此向羅氏「開刀」,令人關注。

據報道,事發在去年特朗普怒炒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高銘之後,羅氏在與其他司法部和FBI官員會談中,向塞申斯及時任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談及上述建議;而當時出任FBI代理局長的麥凱布撰寫的備忘錄中,也有談及此事。

特恐重蹈尼克遜覆轍

事實上,狂人對外公布解僱高銘的理據之一,是羅森斯坦撰寫批評高銘調查希拉妮「電郵門」表現的信件,事後羅氏曾公開對被總統「利用」表達不滿,他看不過眼特朗普任命新FBI局長過於政治化,亦是公開的秘密,說羅氏就是其中一名「抵抗分子」,「表面證供」似乎成立。問題是,羅氏作為資深共和黨官僚,跟塞申斯又不熟稔,而塞申斯又是最先表態支持狂人參選總統的「從龍之士」,羅氏會否在不知底細下貿然「挑撥離間」,頗成疑問。

《紐時》報道是否屬實,外界一時間難以判定,有一種說法是羅氏當時只是「說笑」,然而狂人明顯不欣賞這份「幽默」,強調司法部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惡臭」,必須予以清除。眾所周知,塞申斯因為本身是通俄醜聞的被懷疑對象,因而申請避嫌,領導調查的工作落在羅森斯坦身上,作為特別檢察官米勒的直接領導,亦是唯一可以終止調查的人。如今狂人終於逮到羅氏「謀反」的證據,會否痛下殺手,以一個肯把米勒炒掉的政治盟友取而代之?有陰謀論者甚至分析,今次可能是特朗普陣營故意放料給媒體,行「借刀殺人」之計。

狂人欲幹掉米勒,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之所以迄今仍隱忍不發,無非是害怕重蹈前總統尼克遜的覆轍。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是走投無路,狂人絕不會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