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Twitter一向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暢所欲言」的平台,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等少數「幸運兒」,不管民主黨政敵抑或共和黨同志,甚至其內閣成員,皆有機會成為狂人攻擊的對象。問題是,特別檢察官米勒的通俄調查至今未掌握過硬證據,特朗普繼續在社交網站放言高論,難免為敵人提供攻擊的彈藥。
美國媒體引述消息指,米勒正檢視特朗普的Twitter貼文,以調查他有否妨礙司法公正,向司法部部長塞申斯及聯邦調查局前局長高銘施壓。事實上,特朗普對塞申斯及高銘的攻擊一向不遺餘力。塞申斯在通俄調查中避嫌,以致最終搞出由米勒領導的調查小組,特朗普對此一直耿耿於懷,一有機會就在社交網站揶揄這位部長。至於米勒的調查小組,特朗普更是多番抨擊為「獵巫」行動,估計特氏犯禁的Twitter貼文多達數十個。
可以看到,米勒的調查每有新進展,特朗普必定沉不住氣在Twitter貼文反駁。最新的例子是,有媒體引述總統的前私人律師科恩,指特朗普對兒子在二○一六年與俄國女律師在紐約會晤,以取得希拉妮「黑材料」一事早已知情(此前狂人一直否認),特朗普立即在社交網站猛轟科恩為了脫身而「作古仔」。
正是特朗普的「睚眥必報」,檢方從其社交網站貼文的片言隻語中尋找「罪證」,最「就手」不過。人們甚至有理由相信,檢方有的沒的向外界「放料」,未必當中有何過硬證據,但起碼可以博得特朗普犯罪,主動把自己陷入麻煩境地。
平情而論,特朗普以總統之尊在社交網站發表爭議言論,的確未必合適,但「施壓」與「批評」的界線何在,卻往往存在灰色地帶,最起碼至今狂人仍未把米勒換掉,政圈盛傳前環保局局長曾「表忠」,特朗普如果炒掉塞申斯,他願意接手撤換米勒的「髒活」,但特朗普並未搭理。然而不管怎麼說,幕僚們屢勸特朗普減少發文或謹言慎行均無功而還,要狂人放棄在社交網站跟粉絲「圍爐取暖」,難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