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獲印韓力撐 美國難趕盡殺絕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日前強硬表示,如果伊朗被迫停止出口石油,該地區其他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該國總統魯哈尼亦揚言,將關閉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的霍爾木茲海峽,阻絕石油出海。伊朗在美國重重壓力下仍然底氣十足,到底原因何在?

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儘管英、德、法等國並未跟隨,但在華府祭出所謂「二級制裁」的威脅下,不少歐洲企業很有可能屈服。所謂「二級制裁」,是指那些拒絕跟從華府指揮棒起舞、堅持跟伊朗貿易的企業,將被禁止跟美國做生意。歐洲大企業在美國市場跟伊朗市場之間選邊,如何抉擇不言而喻。

市場真空 別國填補

當然,商人永遠跟着利益走,歐洲企業出走伊朗形成的市場真空,自有其他與美國生意往還不多的企業填補。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在美國宣布制裁措施後,退出與伊朗價值近五十億美元的能源合同,該計劃便很可能由印度公司接手。事實上,印方一直對伊朗將項目交給法資公司耿耿於懷,該國能源部門官員便表示,印度不會承認任何國家的單方面制裁,只會承認由聯合國通過的制裁措施。有報道指,印度至少撥出二百億美元投資伊朗的能源及港口部門。

美國連印度也未必管得住,更遑論俄羅斯。俄國本來就遭美國制裁多時,大部分大型國有企業並未涉足美國市場,華府的二級制裁無所施其技。伊朗日前宣布,俄國準備對當地石油與天然氣行業投資五百億美元。除了印、俄,南韓亦對伊朗廉價的石油依賴甚深,單是一五至一六年,南韓從伊朗進口石油便較前一年增長逾六成,目前伊朗是南韓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據指南韓未來計劃將進口量提升一倍。

美國欲以市場壓力令其他國家屈服,共同制裁伊朗,但除了歐洲被迫屈服外,進度不太理想,這從特朗普多次表示願意與魯哈尼會面可以得到印證,只是北京與華府的貿易談判殷鑑在前,德黑蘭不會輕易上當,正如魯哈尼所說,美國人「連簽名都不可信」,所謂談判無非是戰術的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