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空氣質素一直為人詬病,霧霾問題始終未能解決。中國社科院周五(29日)發表《城市藍皮書》,重點批評治霾不力問題,指地方政府斥巨資治理污染,卻僅在「大事件」上追求「人造藍」,每逢重大活動才現藍天,事件一結束,污染又重現,未有從本質上改善區域空氣質量,而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仍是內地空氣污染最嚴重區域。
藍皮書指出,去年全國共出現八次大範圍、中度至重度的持續霧霾天氣,按年減少三次,去年空氣達標天數達百分之七十四,較二○一三年上升十四個百分點。不過報告指出,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之中,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最差,超標天數比例超過四成,全國空氣最差的十個城市,京津冀佔了六個。
藍皮書並指,煤炭和鋼鐵企業排放大量污染物,是形成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重發展、輕環保」、和「先污染、後治理」的思想,對於企業排污、環境違法等行為「隻眼開、隻眼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干預環保監測、監察和執法,導致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文中指,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可達立竿見影的治理效果,但行政費用過高,長期效果亦不盡如人意,認為處理霧霾問題不能追求一時一地的「人造藍」,需要耐心、穩打穩紮。藍皮書還建議,建立健全市場手段,通過稅收等間接手段,建立治理霧霾的長效機制,又建議積極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如參考外國經驗,制訂污染物排放價格,推進排污權交易。
藍皮書發表後,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徐錠明表示,全國有百多個地方的測量部門使用假的空氣污染數據,他批評有些地方「GDP又攙水、PM2.5又攙水」,連測量霧霾的數據都是假的。他反問,不講道德、有數據又有何用。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