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選一波三折 民調有多少可信

距離法國大選投票日僅餘三十天左右,但三分之一選民仍未作出決定。層出不窮的民調成為報道焦點,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

在第一場電視辯論,獨立候選人馬克宏表現侷促,與國民陣線瑪琳勒龐的老到形成鮮明對比,但民調卻顯示馬克宏領先,勒龐位居第三。隨即有媒體提出,這些民調數字未必準確,勒龐有一大批隱形支持者,他們處於民調視線之外,在投票時卻可能傾巢出動。

這個判斷未必空穴來風,去年美國大選前,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希拉妮將毫無爭議地贏得大選,這個樂觀情緒一直維持到開票前半程,直到搖擺州份的票數開出之後,才讓希拉妮的支持者目瞪口呆。據說希拉妮當天無法接受現實,拒絕發表敗選演說。

或重演特朗普一幕

美國大選民調之所以不準確,主要是特朗普很大一部分支持者是政治冷感者,他們以往不參與投票,也不關心大選;但由於民主黨的政治正確讓他們深惡痛絕,最終決定站出來投票支持特朗普。而美國主流媒體則從過往大選的模式出發,對選情判斷出現重大失誤。

如今這一幕很可能在法國重演。勒龐過往極右翼的立場,一直被中間選民所拒絕,但由於近年來法國局勢每況愈下,經濟復甦無力,失業率高企,再加上難民危機、恐襲危機,不少法國人對國家前途、個人前景深感不安,他們希望有一個與以往不同的國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勒龐開出的藥方也成為一個選擇。由於法國主流媒體將勒龐形容得很不堪,那些隱形支持者在公開場合銷聲匿迹,但投票時卻可能將手中的票投給勒龐。

更關鍵的是,法國民眾看到特朗普上台之後,美國並沒有變得更差,反而股市暢旺,經濟向好,而特朗普說到做到的性格,也給美國帶來一些根本性變化。大洋彼岸的這些訊息,無疑會激勵法國民眾支持勒龐。觀察法國大選,要看民調但不能盡信民調,關鍵是把握法國民情民意的走向,要看到法國人心思變的關鍵。誰能夠給法國帶來實質性的變化,誰就能在大選中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