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象徵 「進八寶山後出來」情況罕見

【本報綜合報道】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前身是明朝的護國寺及剛公祠堂,中共建政後於一九五○年確立為革命先烈墓地,落葬都要經過中共批准,故此能在革命公墓安葬,被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很少出現「進去(八寶山)後還要出來」的情況,過往只有華國鋒、彭德懷、康生等「敏感人物」有此情況。

與人民公墓不同,八寶山革命公墓主要用於安葬已故中共黨軍領導,及中共認可的愛國民主人士、革命烈士等。

遷出者有華國鋒彭德懷等

在一九九二年,北京市政府規定,革命公墓的安葬範圍由原來規定的縣團級以上幹部,提高為司局級以上幹部。

中共政要視死後能進八寶山為一種榮譽,尤其是建墳立碑,據指現時要部級才能安葬墓園裏,故有分析指八寶山公墓對於中共政要來說,只有「打破頭爭進去」,極少「進去後要出來」。

死後由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出並非獨例,巧合的是部分都與「文革」有關,包括中共領導人華國鋒、「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文革小組」顧問康生,另外的則還有「末代皇帝」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