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贏得印第安納州初選後,其主要對手克魯茲正式宣告棄選,意味特朗普幾乎肯定代表共和黨角逐白宮寶座,同時也為該黨留下天大的難題。
特朗普自參選後一直被黨內同僚針對,包括羅姆尼等大老更是群起攻之,但腹背受敵的他一路高歌猛進,迎難而上,在贏得印第安納州初選後,特朗普獲得提名的可能性已超過九成。
儘管共和黨理論上還可以用黨代會狙擊特朗普,但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內部大分裂,政治風險極高,高層肯定不會兵行險着,冒留下千古罵名的風險。因此對於共和黨精英來說,剩下的唯一可行策略只有以退為進,以支持提名為幌子對特朗普進行全方位「改造」,將他拉回共和黨的傳統路線,並用人事及規則對其加以馴服。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是兩大染缸,雖然歷史上不乏個性鮮明的政客,他們在競選時不斷拋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見解,但上台執政後往往被黨內的潛規則所羈絆,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變得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奧巴馬,他在黨內初選時為了擊敗希拉妮,不惜發表一系列左得出奇的言論以討好各地工會組織,當時奧巴馬被視為民主黨的異類,甚至一名社會主義者,但競選和政治現實畢竟是兩回事,奧巴馬上台後在美聯儲、財政部等一些重要人事任命上,照樣倚重華爾街的重量級人物,施政並沒有離經叛道。
同樣道理,特朗普雖不時有驚人之語,但只是選舉策略,其實也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一名成功商人,特朗普的人生哲學是實用主義,一旦意識到他那套民粹主義只適合選戰而不利於治國時,便會毫不猶豫改弦易轍。對於共和黨精英來說,提名特朗普既已無法避免,當務之急是早作回應,特別是在其未來的執政團隊中安插更多席位,以架空或牽制特朗普。當然,特朗普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個過程將充滿討價還價。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果特朗普真的「冥頑不靈」,共和黨還有甚麼後着?外界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