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黨內野心家 難拆官場紙牌屋

內地日前全文發表了習近平年初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內部講話,當中承認中共黨內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部侵蝕「黨的執政基礎,我們不能投鼠忌器,顧左右而言他,採取鴕鳥政策,這個必須說清楚。」再次說明中共反腐敗背後實際上也離不開權力較量。

野心家陰謀家這個政治性很強的詞彙,是毛澤東時代的專用詞語,高崗、饒漱石、彭德懷、劉少奇、林彪等,都曾被冠以「野心家陰謀家」的帽子,這些人的罪名多數是「分裂黨和國家」,陰謀「篡黨奪權」,說到底都是政治鬥爭。改革開放後,雖然也曾經歷胡耀邦、趙紫陽兩場權力鬥爭,「野心家陰謀家」一詞卻已絕迹。如今中共當局再次祭起這個政治術語,頗耐人尋味。

事實上,有關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徐才厚等進行政變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中共十八大會期一改再改,習近平突然有十多天銷聲匿迹,當時更一度傳出遭到暗殺,現在看來或許不是空穴來風,可能是「野心家陰謀家」們暗中謀劃,意圖改變十八大人事布局。

公示財產 反腐鐵律

這一輪反腐「以人為線」的痕迹清晰可見,周永康的親信全部被清理,與令計劃關係密切的團派也紛紛被調查,特別是「令計劃名單」中的人員更悉數落網,中央辦公廳處以上官員九成以上被換掉,如果不是政治鬥爭,何至於如此大動干戈?然而與此同時,一些腐敗的高官家族至今未被調查。例如溫家寶家族的貪腐傳聞,美國媒體指名道姓大事報道,當局迄今置若罔聞,既不闢謠也不調查,這種放縱的態度,如何讓人相信反腐面前人人平等?又例如美國司法部調查國際投行違規聘用中共太子黨的問題,有名有姓有事實,世界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唯獨中國悄無聲息,彷彿事不關己,這不是很奇怪嗎?

說到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過去擔任甚麼職務,也不論有多少貢獻,只要涉及貪腐就該接受黨紀國法調查。西方媒體的調查報道,即使背後有其他目的,但只要證據確鑿,性質就等同反腐敗舉報信,中紀委應一查到底,給國人交代,還反腐以正名。

當然,反腐敗要擺脫權力鬥爭的陰影,必須在制度上有所突破,特別是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讓官員接受老百姓的監督。諷刺的是,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反腐制度,偏偏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屢被束之高閣,多年來毫無寸進。制度不完善,誰能保證腐敗不會春風吹又生呢?外界一直關注王岐山之後誰擔任中紀委書記,這種期盼「青天大老爺」的心態,其實也反映外界對中國成為法治國家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