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心臟布魯塞爾恐襲事件中,身份已獲證實的「人肉炸彈」,都在比利時出生,而非混進難民群進入歐洲的,雖然恐襲與難民為兩項不同議題,但在襲擊陰霾密布下,草木皆兵人心惶惶,難民成為眾矢之的。
波蘭率先借題發揮,宣布不會收容難民。歐盟面對二戰以來最大難民潮衝擊,想方設法紓緩危機包括實施配額制,成員國須分擔收容難民的責任,波蘭中間派公民綱領黨前政府也應允,該國未來兩年會收容七千難民,去年十月當選的右翼法律與公義黨,儘管反對移民,但亦不得不延續這項政策,由總理希德沃領導的政府,不情不願地保證會履行承諾。
布魯塞爾喋血,波蘭在宣稱與比利時等國攜手反恐,以及引入新反恐法包括監察境內外國人和延長對懷疑恐怖分子拘留期之外,更在收容難民上反口。恐襲翌日,希德沃宣稱看不到波蘭接收七千難民的可能,再隔一日,總統杜達也說,歐洲無法建立一個有效檢查新移民的系統,以確保其不會構成安全威脅,在這情形下波蘭別無選擇。
波蘭此舉,無可避免觸發骨牌效應,其他歐盟國家將會有樣學樣,也背棄承諾把難民摒諸門外,事實上,難民危機已令歐盟四分五裂,德國總理默克爾向難民打開大門的政策,引起國內外反對,中、東歐國家尤其抗拒,指摘這位「歐洲女王」強人所難,匈牙利、斯洛伐克已就難民配額制提出起訴。
較早前歐盟與土耳其達成協議,把新抵達希臘的難民遣返土耳其,歐盟再接收從土耳其難民營而來的合資格尋求庇護者,這本來有望遏阻難民潮,但若歐盟多國都像波蘭般拒行配額制,恐怕歐土協議難以落實,難民危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