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歷史性換俘 情報戰諜諜難休

兩岸最近歷史性互換諜俘,這是兩岸關係的又一突破。不過,兩岸一天沒有簽署和平協定,兄弟之間的諜戰一天也不會停止,地下戰線內戰仍會繼續。

據報道,台方被大陸逮捕軍階最高的兩名情報員,前軍情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上校、組長徐章國(先前化名徐昌國)上校,關押九年多後,於十月十三日獲大陸釋放並搭機返台;而台方於十月底提前假釋,同意釋放判無期徒刑的大陸間諜李志豪。這是兩岸首度交換被俘情報員,具有深遠的意義。

對立雙方互換諜俘,是國際普遍現象。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通過東西德之間的格利尼克橋交換間諜,成為國際政治一景。被稱為「間諜橋」的格利尼克橋,長度只有一百二十八米,雙方陣營的間諜通過這座橋,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內鬥內行 外鬥外行

兩岸過去互抓對方間諜,特工被抓到之後不是被槍斃,就是將牢底坐穿,永不見天日。但隨着兩岸關係緩和,互換諜俘被提上議事日程,早在二○一三年,兩岸國安高層就在新加坡談判,台方要求大陸釋放朱徐兩人,大陸則要求台方釋放李志豪及羅賢哲,但台方認為羅是台灣「罪大惡極」的叛將,不能交換,令談判破裂。但隨着大陸特工鎮小江被台灣抓獲,相關換俘談判又重啟。目前大陸釋放了兩名台諜,而台灣只釋放了一名陸諜,顯然還不對等,相信不久之後鎮小江也會被台灣方面釋放。

兩岸近年交流愈趨頻密,但情報戰卻「諜諜不休」。台灣破獲總統府前參事室專門委員王仁炳替大陸收集總統府機密公文案,軍情局退伍人員張全箴、曾能惇企圖吸納現役軍情局軍官案,軍情局羅奇正上校受台商羅彬策反洩露情報員名單等案。

不過,兩岸攻守之勢在過去十幾年已經互換。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台灣為了防止大陸突襲,一直在解放軍內部布建內應。這一時期台灣是攻方,大陸是守方,當時台灣經濟比大陸好,出得起大價碼,成功吸納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劉連昆少將充當台諜,為李登輝提供一九九六年解放軍台海演習的核心情報。

但隨着兩岸經濟發展此消彼長,大陸對台情搜轉守為攻,給出價碼比台灣的要高好幾倍,動輒甩出上百萬美元。大陸情治部門變身為國際隱蔽戰線的高富帥,出手之闊綽,超乎外界想像。在大陸巨額獎金的激勵下,台灣眾多要害部門被攻陷。

兩岸諜對諜,你來我往,其實沒有任何贏家。中國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自己人搞自己人鬥個你死我活,頻頻被外國利用。甚麼時候兩岸中國人能夠團結一致,槍口共同對外,中華民族才算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