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領袖再握手 兩岸關係存隱憂

十年前,國共領袖舉行了六十年來首次會談──「胡連會」,十年後,國共領袖將於五月四日再次舉行「習朱會」。

國共曾是一對宿敵,但也有過美好的合作時期。四九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到大陸改革開放這段期間,兩岸處於武裝對立和完全隔絕狀態,直到九二年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開啟了事實上的第三次合作,這次會談最重要的成果,乃確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

「汪辜會談」後,兩岸關係有所突破和發展,但也曾出現九六年導彈危機以及二千年的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胡連會」就是在陳水扁當局推行法理台獨,兩岸關係處於非常緊張的時刻舉行的。這次會談再次確認「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兩項原則,並達成五項願景,從而為國共合作鋪平了道路,也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胡連會」後,台灣各政黨領袖相繼登陸,連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不例外,大陸省部長也走進台灣。兩岸呈現和平發展新態勢,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之密切,超過了大陸和台灣各自與大多數國家的關係。在大陸的默許下,台灣參與國際空間也大大擴展。這一切都是實踐「九二共識」的結果。

政黨輪替 民粹氾濫

但也應當看到,和平發展之下亦有隱憂,特別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仍不穩固。馬英九上台後提出的「三不」政策與「親美友日和中」思維,對兩岸關係仍是保守和消極的,以致「胡連會」的第二項願景「達成和平協議」至今無法實現。另外,兩岸十年和平發展也沒有消弭島內台獨意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台獨市場在島內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眾所周知,今天兩岸實力的天平正進一步向大陸傾斜,從大歷史角度看,兩岸和平發展是任何一個政黨和政治人物都無法逆轉的,但這不等於兩岸關係不會產生階段性麻煩,甚至陷入僵局。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正面臨第三次政黨輪替,民粹思潮在島內也逐步氾濫。這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極可能上台執政,作為黨魁也是唯一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對兩岸關係刻意保持模糊,只表示「尊重現狀」,隱含着否定「九二共識」的意圖。另一方面,擔任新北市長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亦面臨着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壓力,他能否像連戰那樣有政治擔當,拋開利益算計,帶領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開創一個新局面,不容樂觀。

至於大陸方面,習近平上台後已多次就台灣問題發表講話,向外界傳遞的訊息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在這種情況下,兩黨領袖的這次會談,是否對兩岸關係有新表述,提出兩岸新願景,值得人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