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擬建泰運河抗封鎖

美國密鑼緊鼓部署重返亞洲戰略,被揭一旦與中國爆發衝突,欲透過封鎖馬六甲海峽等海上咽喉要道「陰乾」中國迫使投降後,內地媒體披露,中國三大公司牽頭,計劃斥資一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在泰國興建一條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的運河,繞過馬六甲海峽。這條被稱為「東方巴拿馬運河」開通後,中國的石油和貨物將不必再依賴馬六甲海峽,航程更可縮短最少一千二百公里,勢必令亞太地緣政治受到衝擊,甚至大洗牌。

內地媒體報道,根據工程計劃,由內地柳工集團、徐工和三一重工三大公司牽頭,眾多中國企業參與的泰國克拉地峽運河籌建小組已開始運作。

全長約一百公里

運河選址泰國的克拉地峽,全長約一百公里,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竣工後將成為亞洲最大人工運河。相比起現時國際主要航道馬六甲海峽,使用克拉地峽運河將令航程縮短最少一千二百公里,可節省海運物流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相信屆時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間的貿易,絕大部分將選用新運河。

克拉地峽地處泰國與馬來西亞邊界,最窄處只有五十六公里,最高處海拔僅七十五米,同時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曾多次有在克拉地峽修建運河的構想,但限於人力物力和技術等因素,計劃遲遲未能實施。

反制離岸控制

日本媒體較早前披露,由於中國近八成的石油進口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故美國遏制中國的大戰略中,有一個重要環節為「離岸控制」戰略,亦即一旦中美爆發衝突,美軍將封鎖馬六甲等海上要道,掐斷中國經濟命脈,迫使中國不戰而降。

內地分析認為,雖然泰國歷來奉行相對中立的外交戰略,但目前在安全戰略上仍傾向於美國,故中方參與克拉地峽運河項目時,勢必要求泰國做出明確約定條款,由區域各國共同保障並杜絕美軍干涉,相信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亞太的地緣政治或有機會出現大變化。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