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使館遇襲 法國總統吃悶棍

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任內夥同美英,高舉北約旗號於利比亞實施禁飛區,當地反對派在外部勢力有限度支援下推翻卡達菲政權。卡達菲倒台後,利比亞境內極端勢力蠢蠢欲動。美國班加西領事館去年底遇襲,周二輪到法國駐的黎波里大使館遭受炸彈襲擊,再證西方玩火自焚。

薩爾科齊向海外用兵顯威風的代價,在他角逐連任失敗後逐漸浮現。不少分析認為,薩氏向利比亞動武,是馬里局勢惡化的關鍵因素。取代薩氏出任總統的奧朗德,上台不到一年便要出兵前殖民地馬里打擊回教武裝分子,硬着頭皮替前任執手尾。幾經辛苦才全面從阿富汗退兵的法國,又再一腳踩進反恐戰泥淖。

馬里告急難袖手

卡達菲倒台前反覆警告,利比亞境內極端勢力定會渾水摸魚,西方硬將他推翻,遲早自食其果。雖說卡達菲綽號狂人,行事作風怪誕,但來到危急存亡關頭,他為求自救向西方陳情說理,有一定事實根據。不少受僱於利比亞政權的傭兵,在卡達菲倒台後攜同武器返回馬里等周邊國家,活躍於馬里北部的極端勢力如虎添翼大舉南下,馬里戰況告急,奧朗德難袖手旁觀。

另一方面,利比亞民主政府軍事實力薄弱,該國有份參與推倒卡達菲的各路武裝勢力擁兵自重,向卡達菲時代官員尋仇的暴力浪潮一發不可收拾,回教極端勢力利用保安真空四出施襲。曾協助利國反對派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斯蒂文斯,去年九月十一日與另外三名美國領事館人員在班加西遇襲喪生。奧巴馬政府對事件交代得不清不楚,共和黨人迄今仍窮追不捨,勢要查清事件來龍去脈。這教人不得不懷疑,華府千方百計想要淡化利比亞戰事帶來的後遺症。

奧朗德於的黎波里大使館遇襲後,稱這公然挑戰所有參與打擊恐怖主義的國家,圖將公眾視線從「誰打開潘朵拉盒子」的問題轉移開去。法國官員懷疑,馬里部分武裝分子為避開法軍轉戰利比亞,變相提醒各方,奧朗德出兵馬里威風背後,有按下葫蘆浮起瓢之憂。出兵容易退兵難,北非反恐戰局反反覆覆,相信奧朗德短期內仍要捱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