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伊核齊夾擊 華府動向惹關注

北韓周一以機件故障為由,宣布將原定本月十日至廿二日的火箭發射窗口期延長一周。言猶在耳,北韓官方通訊社宣布周三早上成功發射銀河三號升空,其搭載的人造衞星也順利進入軌道運行。北韓這場紀念金日成百歲誕生的政治騷,在不獲外界看好的情況下更富戲劇性。

早在九八年,北韓已表示要在一二年實現「打開強盛大國之門」的目標。觀乎北韓官方月初宣布發射衞星時,開宗明義稱此舉是恪守金正日遺訓,北韓新主金正恩無視各方反對發射衞星,顯然想為北韓步入強盛大國時代「畫龍點睛」,以提升個人政治威望,凝聚內部團結。

火箭成功發射,讓北韓一舉走出本年四月發射任務失敗的陰影,金正恩聲望今非昔比,是次發射任務在不利消息頻傳的情況下完成,金正恩像乃父同樣深不可測一類觀點,引起更多人共鳴。

北韓疑獲外力支援

華府一直認為,北韓以發射衞星之名測試導彈,在美國眾多軍用衞星監視下,北韓提前發射火箭,相信已在華府掌握之中,美方最感關注的還是結果。連同今次發射在內,北韓九八年至今共進行過五次大型火箭試射,正如一些軍事專家指出,研發火箭過程肯定波折重重,北韓來到第五次測試便修成正果,不免令人懷疑北韓獲外力支援。

伊朗和北韓的導彈技術交流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兩伊戰爭,當時伊朗從北韓進口數百枚飛毛腿導彈對付伊拉克。據悉,北韓九○年派技術人員到伊朗協助導彈生產廠房建設,九七年,北韓向伊朗提供生產勞動導彈的相關軟件。有專家認為,伊朗流星三型導彈,是參照北韓勞動導彈製造,伊朗流星五型和六型導彈,則參照北韓大浦洞二號導彈製造。

伊朗歷年來不斷試射導彈,近年更成功發射人造衞星上太空,若該國將相關數據交給北韓,北韓以設計相若的硬件發射衞星,成功率豈非大增?聯合國去年已懷疑伊朝兩國交流彈道導彈技術,北韓周三一鳴驚人的發射行動,伊朝之間的合作緊密到哪個程度,值得重新評估。

伊朝攜手研發投放核武技術的陰霾驅之不散,受朝核和伊核兩面夾擊的華府,除繼續加強制裁,還會拿出甚麼板斧應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