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歐盟富國向財困的歐豬國拋出救生索,作為交換條件,後者承諾落實嚴苛緊縮措施,導致罷工示威迭起。德國於歐債危機中獨善其身,甚少出現罷工,近期鬧得滿城風雨的法蘭克福機場地勤人員罷工行動,或許是德國勞資糾紛愈發頻仍之兆。
法蘭克福機場二百名地勤人員所屬的工會,要求與資方另訂合約但不得要領,地勤人員為表不滿發動罷工,過去數周數百航班因而取消,區內航空交通大受影響。一石激起千重浪,德國北部多個城市的公務員最近也為薪酬問題發動罷工。前日,機場地勤人員工會表示已就薪酬問題與資方達成協議,保證不會再發動罷工。
無論機場的罷工行動如何收場,德國勞資關係醞釀巨變是不爭事實。傳統上,德國勞動者不論職位高低,很多時讓其所屬行業的大型工會擔任代表,與資方代表進行談判。時移勢易,大型工會成員數目急劇下降,集體談判愈來愈不可行,一方面,很多來自新歐盟成員的廉價勞工,以及高科技業界人士,認為不需要加入工會,另一方面,愈來愈多技術型勞工認為,大型工會未有盡力為他們爭取福利。
舉例,德國一個醫生工會為爭取更佳待遇,與代表一千個專業的服務界工會劃清界線。
令情況更惡劣的是,前年德國聯邦勞工法庭作出的判決,打破了有六十年歷史、「一間公司內只能存在一項集體談判協議」的原則。也就是說,如今機場內每個行業的僱員,有權繞過主流工會與資方單獨談判。機場營運當局最初不肯答應與地勤人員工會另行談判,就是怕旗下一萬八千多僱員有樣學樣,特別是那些人數不多卻足以藉工業行動癱瘓機場運作的專業人員,如航空交通管制員。
歐債危機導致歐洲強者愈強,德國經濟比以往更鶴立雞群,歐洲人比以往更熱衷學習德語,離鄉別井前往德國工作的高技術人士,相信有增無減。薪金福利沒有人嫌多,隨着歐盟高技術勞工持續湧入德國,大型工會沒落、小型工會崛起之勢,恐怕更難逆轉。德國成為歐盟高技術勞動力磁鐵,福兮禍所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