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長江三峽大壩落成五周年,國務院前日在專題會議上首度指出大壩工程帶來大量亟需解決的問題,包括移民生活、生態污染、地質災害,以及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各方面的負面影響。事關全國社會、經濟甚至政局穩定,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門合力,八年內初步解決部分問題。這是多年來當局罕見地公開所有負面問題,引起全國關注,輿論擔憂已故水利專家黃萬里的「三峽大壩終將被炸掉」的預言會應驗。
二○○六年五月廿日下午二時,當三峽大壩右岸最後一方混凝土送入倉位後,時任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宣布「三峽大壩建成!」這似乎終結了數十年的三峽大壩之爭,但在反對者眼中卻是災難的開始。隨着大壩蓄水的升高,不僅大批城鎮、農田、歷史遺迹被淹沒,其他後患更逐年顯現。
國務院常務會議前日討論通過《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和《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不再如以往一面倒為工程效益喊好。會議指出,三峽工程「在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會議明確《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到二○二○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達到湖北省、重慶市同期平均水平,交通、水利及城鎮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移民安置區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地質災害防治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等多方面。會議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加強領導和協調配合,完善政策措施,精心組織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三峽庫區百萬移民的困苦問題成為會議重點,並間接獲證實移民的生活水平嚴重落後移居地平均水平。而國務院提出的工作要求當中,第一條就是要實現移民安穩致富,大力促進就業,對移民補助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繳費。
近年來,被移送到全國各地的三峽移民,因貧困、缺救助、難融入當地社會而引發大量社會問題,不僅出現回流危險庫區生活情況,上訪量也高踞不下,甚至不時爆發官民衝突,成社會不穩因素。
另外,《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範圍,包括尚未納入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長江幹流、長江口、漢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陽湖等五個控制區,涉及八個省份的四百零八個縣,面積逾六十三萬平方公里。未來有關地方政府工作、財政壓力勢必倍增。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