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越界急折返 北韓挑釁反示弱

南韓天安艦沉沒事件調查報告出爐前夕,南韓軍方稱北韓兩艘巡邏艇前晚先後越過黃海北方分界線進入南韓水域,並在南韓海軍開火警告後折返,未有造成任何傷亡。這是天安艦爆炸沉沒後黃海分界線首宗開火事件,北韓不遲不早在此時挑釁南韓,不無故意惹怒南韓的用心,凸顯對方拿自己沒辦法的窘態。

南韓政府消息人士昨日指出,南韓方面已掌握到天安艦被北韓魚雷攻擊的證據,有報道指軍方或會以國防部長金泰榮的名義,發表聲明譴責天安艦事件是北韓的軍事挑釁行為。美韓兩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助理級官員,日前於華盛頓開會討論天安艦沉沒事件應對策略,美方代表稱會將事件視為對盟國的「軍事攻擊」。若南韓軍方將矛頭指向北韓,美國就不得不對北韓強硬起來。

點到即止 似有保留

事實上,無論南韓對天安艦沉沒事件有多憤慨,沒有美國首肯,當局豈敢向北韓採取軍事報復行動?無論是經濟穩步發展的南韓,抑或是財政日見緊絀的北韓,也未必想兵戎相見,惟恐兩敗俱傷。北韓巡邏艇是次越界挑釁或許要先聲奪人,冀能搶在南韓軍方發表聲明前奚落對方,但觀乎巡邏艇急急折返點到即止,反映愈加孤立的北韓,或許連在黃海惹是生非的本錢也欠奉。

北韓上周突然宣布核聚變成功,也予人裝腔作勢之感。核子專家指,用原子彈做引爆裝置才能產生核聚變的高溫和高壓,這是先有原子彈後有氫彈的主要原因,北韓高調宣布核聚變成功,莫非該國已掌握到製作氫彈的技術?南韓《朝鮮日報》指出,北韓或許想透過氫彈此一更高層次的核能力,警告西方不應冷待北韓,而北韓領袖金正日訪華時表示「希望營造重啟六方會談的有利條件」,不無弦外之音。

首爾大學原子核工學系教授洪相熹向《朝鮮日報》表示,氫彈威力是原子彈的數十以至數百倍,北韓國內沒有合適試驗場。事實上,西方的制裁行動令北韓國庫愈見空虛,平壤是否有財力製作和試驗氫彈成疑。像巡邏艇越界挑釁一樣,宣布核聚變成功可謂雷聲大雨點小。究竟北韓急於展示核聚變研究成果,是針對因糧荒造成的局勢不穩,抑或與金正日接班問題有關?看來北韓愈是多小動作愈是自暴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