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宋版真迹重現

正當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出國寶級畫卷《清明上河圖》電子動態版,吸引各界眼光之際,廣東肇慶德慶縣一名自稱是北宋大臣後代的梁姓男子聲稱,擁有最早版本、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迹,又指其家傳國寶畫作上「清明上河圖」五隻字乃宋徽宗親筆所題,還有張擇端的寶印和宋太祖等皇帝印璽。據傳該消息已引起世博會關注,或會派專家前往鑑定真偽。

家住肇慶市德慶縣的梁先生自稱是北宋大臣梁濤的第三十二世孫,他前日向外界展示了他的祖傳畫卷《清明上河圖》。該畫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最令人讚嘆的是,畫中人物頭部大多只有綠豆粒大小,但眉毛、鼻子、嘴巴和神態都很逼真,活靈活現;畫中屋子的瓦片、樹葉等的筆法也十分細膩。

宋徽宗題字 有皇帝印璽

而該畫的上下左右還有各種字體的紅色印章。梁指,畫卷右側卷首五個飄逸的篆體大字「清明上河圖」,是宋徽宗親筆寫,上面還有個龍形印章。畫卷下端有一個拉馬車飛奔的印章,「那是張擇端的『張』字。」此外,畫卷最後還有金國著名學者張著的題跋,宋太祖、英宗、徽宗以及明代宣德皇帝的印璽,還有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題字鈐印。

「我個人認為,這才是原迹!」梁表示,他進行了九年研究,根據其考證,《清明上河圖》畫於宋仁宗丙申年,成畫於宋英宗丙午年。後來,宋神宗迎娶王妃,在王宮舉行國畫大賽,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當選。

到了元代,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大書畫家趙孟頫出任忽必烈朝大臣時,以患病為由請假回鄉休養。回家前夕,他從宮中借出數十幅歷代名家珍稀字畫回家研究,當中包括《清明上河圖》。四年後趙返朝,但他把《清明上河圖》據為己有,只將摹本交給宮中收藏。

多次動盪戰亂流落民間

梁又指,《清明上河圖》真品由趙孟頫家族收藏了一百五十年,後因社會動盪失散於民間。到了大清康熙年間,此卷被大鑑藏家、翰林學士梁清標收藏。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梁清標的府第被毀,《清明上河圖》再次流落到民間,其後輾轉傳到他的祖先手中直至現在。

最早版本《清明上河圖》流落民間消息傳出後,已引起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方面關注,據悉,館方已派人聯絡梁先生,有可能會派專家趕赴當地鑑定畫卷的真偽。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