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教育局官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辯解,「捐」兩個月增補工資給政府建立慈善、扶貧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門的建議,並沒有強迫教師捐款,捐款過程中他們採取了「不強求,不一刀切」的原則,而且仍有百分之二的教師沒有「捐」,足以證明政府並沒有「強捐」。
顯而易見,教育局官員的辯解自相矛盾,不打自招。既然只是「建議」,「不強求,不一刀切」,但為何要規定每名教師捐出兩個月四千元的工資?為何捐多捐少不能由教師們自己來決定呢?如果不是強制捐款,這些教師又為何要頻頻向媒體投訴和抱怨呢?
據一名當事教師揭露,他們前去領取這八個月的工資時,如果不事先在一份自願捐款確認書上簽字,就領不到一分錢。當局的做法如此蠻橫無理,不是強捐又是甚麼?
雁過拔毛 強行攤派
扶貧幫困,行善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應該是民眾自覺自願的行為,應以捐助人意願為準繩,量力而行。泰州當局所謂的捐款「建議」,對教師捐款作出強制、等額的具體規定,明顯存在權力要脅,使慈善捐款變成了強行攤派,讓人看到了權力的傲慢與霸道,這是近乎公然的「搶掠」,剝奪了民眾的自主選擇權。
另外,泰州教育部門沒有向當事人詳細說明慈善捐款的具體用途,亦沒有向捐助人提供任何收據,全區幾千名教師,每人強捐四千元,總計幾百萬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這筆巨款到底是成了善款,還是變成官員贓款,又有誰說得清?
類似事件在內地並不少見。四川遂寧船山區的低保困難戶早前到社區領取低保金時,卻被告知「要購買一定金額的福利彩票,否則將無法領取低保金」。每位低保困難戶,每領取二百元低保金,就要購買二十元福利彩票。
遂寧市民政局官員披露,每年當地都有彩票銷售目標任務,而且逐年遞增。領受了任務指標的各級民政部門自然要逐級分解,層層加碼,等任務到了社區居委會時,便分解到低保戶頭上。
其實,當局真要扶危濟困,官員們少買一輛豪車,少出一趟國,少蓋一幢高檔辦公樓,少養一個情婦,每天少喝一頓酒,就可以擠出不少錢,何必要向弱勢群體伸手呢?四千元對於不少官員來說,只是一頓飯的錢,但對很多教師來說,卻是養家餬口的活命錢,一分一毫都有自己的安排,如今平白無故地少了幾千元,生活捉襟見肘,當局雁過拔毛,又怎麼能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