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問責缺乏力度 審計難有成效

國家審計署日前發布二○○八年度中央部委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報告,結果被審計的五十四個部委級單位個個都出了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多是積弊,年年審計年年有問題,根源在於監督與問責缺乏力度。

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報告,合共八萬六千多字,一口氣公布了五十四家被審計單位的「混帳」,事無巨細,涉及金額從幾萬元到幾十億元不等。這本看似瑣碎的流水帳,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

國家審計署總結出了四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擠佔挪用轉移資金、虛報多領財政資金、巧立名目違規收費、公費出國管理不嚴。其中,擠佔挪用、轉移財政資金,已經成為屢審屢犯的「老大難」,有的甚至挪用資金去辦企業、炒股票。

今次審計也審出一些駭人聽聞的問題,比如外交部私自截留歷年的認證費、護照費,合共一億三千萬元未上交國庫;國家環保部多達八億多元應下撥地方的中央專項資金,被截留在部機關。金額之大,聳人聽聞。有意思的是,國家審計署今次自揭家醜,自我揭露有兩億多元項目預算,仍未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單位等六大問題。

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國家審計署剛公布完報告,一些被審計單位便開始忙着表態,表示將會「痛改前非」,及時整改;同時希望媒體在報道時要用詞準確,不要放大自己的「過失」。這已成為每年審計風暴的例行表演性節目,老百姓對此高度不滿。

審計風暴自二○○三年開始,至今已六年,每次國家審計署公布結果時,都會掀起一陣問責浪潮,有關單位每次也會進行類似痛改前非的表演,但時間一過依然故我。所以,每年審計風暴,所揭露出的問題都大同小異,卻看不到有任何整改的痕迹。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監督與問責機制跟不上。以去年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審計結果為例,現在有多少人還記得各部委存在的問題?又有多少人因此而被問責?相信這是一筆糊塗帳。缺乏問責制配合的審計,就像無牙老虎,難以嚇唬人。

要解決問責不力的情況其實並不難。被審計出有問題的部委,首先應該向全國人大提交一個整改報告,以免口說無憑;同時由媒體與監察部門對其整改情況進行跟進,防備這些單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對於涉及到瀆職犯罪的,要堅決查辦,即使退休官員,也應追查到底,剝奪其相關退休待遇;對於屬體制漏洞的,要改弦更張。最後,每年審計署公布新一年的審計報告時,都要先提交一份對上一年審計報告所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在多重監督之下,各大部委便不敢偷懶卸責。這幾年的審計風暴,雖然聲勢很響,但卻沒有刮倒一個部長,變得虛張聲勢,這多少是一個遺憾。